网上科普有关“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保护环境 珍爱生命(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treasure loves the life)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 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 的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 盖率仅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 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风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 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 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 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 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十大环祸患威胁人类
祸患
一、土壤遭到破坏
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 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 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 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 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 都将本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据预计,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 源消费将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 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 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 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 引起瘟疫。
四、森林面积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 .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六、化学污染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 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 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七、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 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 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 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 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 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
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内容介绍如下:
1、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
2、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4、粮草未动,气象先行。
5、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6、埋头苦干做气象,安全建设有保障。
7、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8、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9、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发布。
10、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11、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12、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13、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1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15、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6、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7、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8、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文字资料
1951年3月23日,在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上,原国际气象组织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了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的纪念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气象日实际上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
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寒露节气是秋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制作寒露手抄报的时候应该在手抄报上写什么文字内容比较好?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一寒露节气由来介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历史渊源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
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二寒露吃什么食物好
1、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
2、蜜桃
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不过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所以内热的人建议不要多吃。小孩子也不能吃,因为小孩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没有成熟的桃子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3、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4、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5、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6、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三寒露诗句
1、 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2、 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3、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4、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5、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6、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7、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8、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9、 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10、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11、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2、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13、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4、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15、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种莴苣》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四寒露谚语
1、 寒露有雨沤霜降(粤)
2、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3、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4、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5、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6、 受早一大片,受涝一条线。
7、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8、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9、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10、 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湘)
11、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12、 寒露闹天,闹到立冬(冀)
13、 霜降,赶快抛上。
14、 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
15、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五寒露古诗词
1.《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朝·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2.《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束书不观万事休》
宋朝·陆游
束书不观万事休,谁令识字惹闲愁?
胸中作祟知何物,不是当年老督邮。
3.《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明朝·唐时升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4.《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宋朝·邵雍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5.《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宋朝·姚勉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莫道来时琴鹤在,而今琴鹤一齐无。
关于“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10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环保(全球变暖)的手抄报主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