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汉语内容很多的,我介绍一些主要的哦:)~~
(一)语音的系统性特点
语音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不同的语音单位,二是这些语音单位有不同的组合特点.就汉语普通话而言,基本的语音单位辅音有22个,元音6个,声调4个.这些最小的发音单位进一步组成了话语(即言语,语流)中在听感上最自然的单位——音节.音节的划分是直接凭借听觉的,并不需要专门的语言知识.汉语一般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也有例外,如"花儿,马儿,盘儿"等,写作两个汉字,实际上只代表一个音节,即"[huār],[mǎr],[pánr]".
(二)词汇中的固定语
1.什么是固定语
固定语是指在语言中作用相当于词,可以把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独立运用单位.固定语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专门用语和熟语两个大类.
2.合成词的构成:)~
组合式可细分为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类(词根+词根),如:
A,并列式:寻常,出纳,是非,兄弟,儿女,质量,人物,睡觉,窗户,干净;
B,限定式:黄豆,卷烟,卧铺,拖鞋,血红,蚕食,笔直,鸟瞰,尾随,;
C,补充式:改正,推翻,扩大,记住,减少,吃透,纠正,削弱,提高,人群;
D,支配式:干事,司机,失色,揭底,吹牛,鞠躬,洗澡,丢脸,上当,跳舞;
E,陈述式:神往,脸红,口吃,性急,心疼,日食,自卫,发指,眼花,人为,肉松.
附加式可分前附式(前缀+词根),后附式(词根+后缀)两类.
A,前附式:老师,阿姨,可恨,非凡,以前,小偷;
B,后附式:编者,箱子,苦头,盖儿,恶化,洋气;
综合式,较为特殊:
A,重叠式: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爷爷,星星,刚刚,常常,明明,场场
B,连动式:认领,报销,扮演,接管,查封,抽查,抽调,割让,借用,退休
C,兼语式:请教,召集,召见,逗笑,遣返
3.词汇(专门用语)
广义上的专门用语:是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用的术语,行业语,是以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短语,也包括词;而狭义上的专门用语:只是指短语式的,不包括以词的形式出现的专名称,术语和行业语.专门用语的特点是固定使用,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作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功能.专门用语包括专名称(又叫专名词语),术语,行业语三类.
4.熟语
熟语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样一些结构固定,意义独特的固定语.
成语根据构成成分的特点,可分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的成语(根据谓语和动词中心确定词性)四类.
谚语可分不同的类别,如:农谚,气象谚,讽颂谚,规戒谚,风土谚,生活常识谚,修辞谚等.它们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材料的选择与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化,动植山川有关;二是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三是反映了特有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四是形式上音节搭配整齐,多对偶排比,多韵语.
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是:第一,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第二,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第三,成语在语言运用中作用一般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
歇后语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之间有一种"引注"关系,结构上很有特点.
惯用语的特点:第一,大部分由三个音节构成,以动宾关系为主,如"敲竹杠","吃老本";第二,意义和结构上有定型性的特点,整体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多表示比喻意义;第三,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语法单位和语法学习,语法特点:)
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句子是由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而词又是由比词小的语言成分组成的.学习,研究语法主要就是学习研究怎么组词,组词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怎么造句,造句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就汉语来说,学习,研究句子的构造规则,要比学习研究词的构造规则重要得多.从实用的角度说,学习汉语语法,主要是学习汉语的造句法.
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普通话名词用附加成分"儿"表小称,方言用其他手段,如"重叠,音变".
2.人称代词的数:复数,大多数用附加法,如加"们",有些方言用"音变"方式.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重叠方式改变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有些方言则有"变调,附加成分,三叠,衬字,复合的后附成分"等.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助词,有些方言用"变调,重叠,动词前缀"等
5.指示代词: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分近指和远指,有些方言则有三个基本语素.
6.双宾语的次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先是指人宾语,后是指物宾语.有的方言则相反.
7.比较句的句型:闽粤方言的差比式句型与古汉语相似.
8.疑问句:反复问句普通话是"VP不VP",有些方言用另一种"副VP"式.
1、语音特点
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2)没有复辅音
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n、 N.
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
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
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
3)元音占优势
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
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
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
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4)没有入声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
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阴平、阳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
2、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一般都有意义.
这些记录意义的音节就构成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
2)双音节词占优势
现代汉语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
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
3)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为主
这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
有些数字略语多采用偶数形式.如“四化”、“五好”、“三大纪律”、“四个一样”等.
3、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一个词不管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它的发音和词形都没有什么变化.
一些语法范畴和功能都不像有些英语、俄语那样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
2)复合词为主
现代汉语的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可以满足言语交际对词汇量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如:“天”可以构成“今天”“昨天”“前天”“明天”“星期天”“春天”“秋天”“蓝天”“天下”“天气”等等大量的词.
3)量词丰富
有量词是汉藏语系各个语言的共同特点.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的许多名词要求与特定的量词相搭配.
因此,可以说量词是对名词的外部特征的一种分类标志.
动词涉及到的“量”也使用量词,即“动量词”.
除了固定的量词之外,还使用大量的临时量词.例如:“一碗饭”“一顿饭”“一次饭”“一口饭”“一餐饭”“一粒饭”
“踢了他一下”的量词,还可以用“一顿”“一脚” (“脚”是临时量词).
4)存在兼类词
例如动词兼名词、动词兼介词、动词兼形容词等等.
5)句法与词法的一致性
词和短语以及句子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例如:“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水土流失”(主谓结构的短语)
“提高”(述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述补结构的短语)
优点:为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
缺点:存在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特别是在双音结构中,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6)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使用相同的词却因语序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我要学”和“要我学”;“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使用不同的介词,意思完全不同.例如:“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
关于“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116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