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1、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2、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3、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4、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5、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6、诊断学: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三十八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扩展资料:
《医学基础知识》在深入分析、研究省(市)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综合众多命题专家的命题实践和命题思路,创造性地将考试的理论知识点与命题实践相结合,在对知识点的系统归纳总结及预测的基础上突出展现各类新题、难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以最短的复习时间获得最好的成绩”是每一个考生的心愿,本套丛书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的众多命题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指引考生找到正确的备考方法,避免由于辅导教材的选择不当而误入歧途。本套丛书不仅集权威性,时效性于一身,而且具有省(市)各级医疗卫生系统招考独有的地方特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对考生快速提高考试成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医学常识小科普
内科
1. 量血压时,最好把左右手都测一下
通常以高的那个为准。
当然,一次测量也是不够的,要多测几次。
2. 每天梳头 100 下并不能「健脑」
学一种乐器,学一门语言,学一个新手艺……这些对大脑更有好处。
不过梳头 100 下也有好处,毕竟常用那只手会更「壮」一些嘛。
3. 每天一杯红酒,心脏也不会真的变好
大鼠实验表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可能对心脏有益。
但如果把动物摄入量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每天要喝 1 000 升左右的红酒。
谁喝得下?
4. 得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病因很多,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等,跟吃糖没有必然联系。
5. 贫血有很多种,但无论哪种,吃阿胶、红枣、红糖都没用
缺铁、缺乏维生素 B12 和叶酸、重金属(铅)、遗传……这些常见的贫血病因,吃它们都没法解决。
6. 没有解酒药,「护肝药」也不能解酒
酒精代谢速度主要看相关酶类的活性,目前还没有能显著增加这些酶活性的药。
即使是打着「护肝」旗号的药品、保健品,也做不到。
7. 打鼾不是睡得香
打鼾是呼吸不畅导致的响声,严重打鼾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很危险但可以治。
外科
8. 烫伤后只要记住 5 个字,别再乱抹东西了
这五个字是:
冲(冷水 / 自来水冲,不要用冰水);
脱(脱下烫伤处的衣物);
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
盖(盖上干净的纱布或毛巾);
送(送往医院)。
江湖中流传已久的烫伤后涂牙膏、酱油、猪油、面粉……统统不靠谱。
9. 除了盐,其他东西也不能往伤口上撒
受伤后在伤口表面撒东西、涂东西,一可能造成二次感染,二可能加大医生清理伤口的难度,三可能提高疤痕增生的几率,简直是「一举多毒」。
10. 一天大便 3 次到一周大便 3 次,都是正常的
只要便便的样子正常,别纠结次数了。
11. 不管有没有高危因素,50 岁以上都应该去做一次肠镜检查
记得提醒爸妈。
12. 骨折的病人,反而不太适合喝骨头汤
因为最补的不是钙,而是脂肪。本来人家骨折了行动不便,吃胖了岂不是增加负担么……
想补钙,多吃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和牛奶。
13. 吃「发物」不影响伤口愈合
真正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年龄、高血糖、感染、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吸烟……
各种「忌口」、不吃东西才会妨碍伤口愈合呢。
14. 要强健膝盖,每天坚持做一个动作——靠墙静蹲
妇产科
15. 吃短效避孕药,利多弊少
短效避孕药能缓解痛经、减少痘痘……可以说是「很好很强大」。
只要没有禁忌症,在医生指导下吃,就很安全。
16. 宫颈糜烂不是病
看到治宫颈糜烂的医生,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宫颈糜烂」不是病,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改变。
17. 孕期可以过性生活
只要是健康的孕妇,不存在各种怀孕的高危因素,那么怀孕期间就可以过正常性生活。
18. 没有「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说法
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当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所以,没什么好选的,交给医生来处理吧。
19. 传统的「坐月子」有害
产后的妈妈的确需要护理,但绝对不要不洗头、不洗澡、不刷牙、不下床、不出门……
儿科
20. 6 个月之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1 岁以内的宝宝也不用吃盐
因为母乳和婴儿配方食品里都有了。
21. 孩子也怕热,不用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
有一种冷,叫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觉得你冷;有一种「病」,叫做「穿衣强迫症」。
22. 宝宝感冒发烧,不要用酒精擦浴,也不要「捂汗」
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擦浴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捂得太紧,热坏了、脱水了,孩子可就更惨了。
口腔科
23. 对付磨牙,你需要一副牙套,而不是打虫药
磨牙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就算一时半会弄不明白,先戴上定制的牙套保护牙齿总没错。
24. 80 岁的老人也能有 20 颗健康的牙
是的,不要再觉得「老掉牙」是宿命,只要你定期看牙医,坚持护牙。
皮肤科
25. 住酒店不会传染性病
性接触才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26. 吃再多胶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吃进去就成了氨基酸,并不能直接变成皮肤上的胶原蛋白。涂在脸上也没用,因为皮肤吸收不了这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
好好吃饭多喝水,这才是皮肤变好的基础。
27. 防晒不仅能防止变黑,还能少得皮肤癌
阳光中紫外线可能引发恶性皮肤肿瘤,所以,别晒太狠。
五官科
28. 关灯玩手机、看电视、看电子书……对眼睛伤害更大
既然关了灯,就安心睡觉吧。
29. 卡了鱼刺不要吞饭
试着咳出来、夹出来,不行就去看医生。
肿瘤科
30. 打疫苗也能预防癌症
一些病毒感染与相关癌症有明确的关系,比如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宫颈癌有关。
因此,及时打疫苗能够明显减少得肝癌、宫颈癌的机会。
知道哪些医学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1. 医学常识错误科普
医学常识错误科普 1.几个科学常识问题
3、长颈鹿脖子长,头的位置比较高,心脏必须产生较高的血压才能维持头部供血,通常它的血压能达到300-35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压是80-120汞柱,所以是3倍 3、傍晚时,人体由于已经直立一天,脚部会由于充血而发生轻微的浮肿,所以比早晨和中午都略为大一些,这时选择合脚的鞋,才不会在以后出现夹脚的现象。
3、铁观音:条索紧洁,色泽深绿如铁,冲泡后有馥郁的兰花香气,行家称之为"绿叶红镶红,七泡 有余香,既有天真味,又有圣妙香." 3、鸟类扑翼的力量来源与其发达的胸部肌肉 3、《西游记》中说,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为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 便永不再发了。
2.求推荐几本医学方面的科普书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基础医学概论》,《最经典的医学科普书:漫画医学五千年》,《健康报》,《医之魂》,《医学、理性与经验》,《医学史话 旧世界与新世界》,《医学史话 今日医学》,《科学革命和医学》等。
作为一项重大出版工程,为保证其学术水平和权威性,多媒体《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将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财政部的指导协调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医疗科研机构及重点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杰出华人在内的医药卫生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实施。该书将通过全面总结医药卫生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最新进展,为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医学知识的综合平台,既可以作为通用医学参考工具书,又可以作为医学高级科普书,兼具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普及医学知识的功能。
1 在服药前半小时最好不要吃水果,因为有些水果中含有可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使药效降低。 2 研究显示,能带来健康的果汁,紫葡萄汁居榜首,苹果汁和蔓越橘汁紧随其后。被普遍喜爱的橙汁排名却不高。橙汁所含抗氧化成分比其他被测果汁少。 3 洗衣粉所含成分中表面活性剂会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变粗糙;增白剂是一种有毒物质;助洗剂对人的肝脏也有所损害。 4 在座椅和沙发上放置合适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降低脊椎负荷;尽量睡硬床,避免软床,不要高枕,可防止颈、腰疼痛。 5 赤脚走可以释放身体的静电,还可以帮助按摩脚心,经常刺激脚底,可使脚部循环畅通,使身体更加苗条健康。 6 牙膏不要长期使用,使用时间越久,接触细菌的机会就更高,所以买牙膏最好选一个月用量的。 7 蜂蜜最好用60度以下温开水冲服,以免其营养成分被破坏,尽量不和性凉的食品同时饮用,以免引起腹泻。 8 往温水里加点柠檬汁,或是在水中放入两片柠檬,然后将洗后的白色衣服浸泡十分钟,就能变得亮白如新了。 9 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10 煮饭不宜用生水。因为生水中含有氯气,在烧饭过程中,它会破坏粮食中所含的维生素B1,应用开水煮饭。 11 芦荟素有美颜功效,配上青苹果炖制,滋润清甜,又具补中益气,生津健胃,养颜养生,清肝热。 12 吃素的人最有可能出现维生素摄入不足,因为维生素的最佳来源是肉类,尤其是肝,牛奶和鱼类
关于“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1204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