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资料
气候特征
气候
成因
大致纬
度范围
分 布
景 观
主要
动物
房屋形态
热带雨林气候
新加坡
终年高温多雨
气压带
0°-10°
赤道附近
[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
猩猩
河马
圆形屋
热带季风气候
孟买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多
气压带、风带
10°-25°
赤道北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季雨林
大象
孔雀
达雅克人住高脚屋;西双版纳人住吊脚楼
热带草原气候
巴马科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少
气压带、风带
10°-20°
赤道南北两侧[南非高原,巴西高原等]
热带草原
长颈鹿
羚羊
热带沙漠气候
喀土穆
终年高温少雨
气压带
20°-30°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及大陆的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西亚等]
热带荒漠
单峰驼
厚墙加小窗的房屋;贝都因人住帐蓬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杰克逊维尔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温差小
海陆热力性质
25°-35°
23.5°-40°的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
灵猫
地中海气候
罗马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气压带、风带
30°-40°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沈阳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差大
海陆热力性质
35°-50°
中纬地区的大陆东岸[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
黑熊
温带海洋性气候
伦敦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水均匀
海陆位置
40°-60°
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加拿大的西海岸等]
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莫斯科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较少
海陆位置
30°-60°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自东向西为:温带森林、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温带荒漠
黄羊
旱獭
双峰驼
草原上的蒙古包;平顶屋;黄土高原上的窖洞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凉,温差大,降水少
纬度位置
60°-70°
俄罗斯和加拿大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
紫貂
亚库特人住木屋
苔原气候
巴罗角
夏季短暂,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位置
70°-90°
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苔藓、地衣、低矮耐寒的灌木丛
驯鹿
北极熊
爱斯基摩人住冰屋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酷寒、干燥、烈风)
纬度位置
70°-90°
南极洲及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的岛屿
几乎没有植物生长
北极熊
海豹
高山高原气候
具有垂直气候特征
地形因素
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
自然景观呈垂直变化
青藏高原的“庄窠住宅“
1、热带雨林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种):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 :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 :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布规律: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
11、极地苔原气候:
形成原因:其纬度位置已接近或位于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已很明显。在极夜期间气温很低,但邻近海洋比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稍高。
气候特点: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左右。在极夜期间气温很低,但邻近海洋比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稍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4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在7,8月份,夜间气温仍可降到0℃以下。
分布规律: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中。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
12、极地冰原气候:
形成原因: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气候特点: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有长时期的极昼、极夜现象。全年降水量小于250 mm,皆为干雪,不会融化,长期累积形成很厚的冰原。长年大风,寒风夹雪,能见度恶劣。
分布规律:分布在格陵兰、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扩展资料: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1、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2、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3、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4、纬度因素 :地球形状和运动
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通常情况下,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及内陆降水较少。
5、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热能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太阳辐射主要受纬度和
6、地球自转、公转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影响。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几乎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7、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影响气候的因子包含气温、雨量、气压和风。
8、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为湿度和热量。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9、地形地势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地气候中的阳坡效应和阴坡效应,迎风坡和背风坡效应。大致而言,地形主要是对气流产生阻挡和抬升作用。
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云层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
10、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关于“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136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及成因及分布范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