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还可能是由于身体病变引起,其实很多人血糖较高并不是糖尿病,通过一些方式调理就可以恢复,那么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下面就来详细了解糖尿病的血糖值,以及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内容吧。
1、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
高血糖多少算是糖尿病现象呢?专家介绍说,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
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
2、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吗
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内分泌科医生解释,偶尔一次的血糖高并不能够说明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必须是经常持续血糖升高。影响血糖的因素较多,单次的血糖升高并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充分依据。血糖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本身易受饮食、药物、运动及应激等因素的影响,血糖的测定受血糖监测仪器的稳定性和监测人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也较大,而且血糖的测定只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瞬间性和波动性,缺乏对患者全天血糖变化的全面监测,目前医学界正逐步将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和治疗的检测指标。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较多,可变因素也较复杂,而在这些因素存在下测得的血糖值是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主要有:
1、情绪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2、饮食不调,饮食过量,尤其是进食升糖指数较大的食物,如稀饭、汤面条、白米饭等,可使血液中游离葡萄糖增多,以致血糖升高。
3、各种应激反应时,如剧烈运动、疼痛、外伤、寒冷、疲劳等应激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加速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4、药物因素,引起血糖升高常见药物如皮质激素类、利尿剂、精神心理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5、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如甲亢、生长激素瘤,这些疾病可使体内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血糖上升。急性胰腺炎波及胰体胰尾部时(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多分布在这里)亦可引起血糖升高。
临床上这些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是非常容易见到的,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发现血糖高就按糖尿病诊疗,易发生误诊误治情况。因此,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有高血糖的患者还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形成糖尿病。
3、如何降血糖有效
1、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3、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6、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8、每天喝绿茶
与其他饮品相比,绿茶由于未经发酵,多酚的含量较高。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降血糖作用,它还能对血糖的释放起到控制作用。
9、垃圾食品不要碰
如果你经常光顾麦当劳、肯德基,糖尿病也会“光顾”你。明尼苏达州的科学家们对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3000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垃圾食品的人,体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岛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这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险因素。就算你的体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会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10、带午餐上班
避免在餐馆或快餐店吃午餐,因为它很容易让人对食欲失去控制。快餐店的食品分量很大、热量过多,还含有大量的脂肪。研究发现,外出吃饭次数较多与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自己制备午餐的过程中,你会对食材的原料和分量进行精细控制。如果你觉得每天自己准备午餐有些麻烦,可以先从每周准备两次开始。
11、急火煮,少加水
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等对食物GI都有影响。谷类煮熟不必经过长时间高温,因为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多,糊化就越好,食物GI也越高。
12、自我放松与情绪调节
放松运动如:深呼吸、配合着轻松舒缓的音乐来松弛肌肉等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使降糖治疗更有效。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克服患病后的恐惧、消极等不良心态,同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13、餐前一把坚果
餐前吃点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坚果,除了增加饱腹感,让你在正餐时少吃点,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减慢食物消化速度,从而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14、常备口香糖
咀嚼无糖口香糖能控制糖友对零食的摄取欲望,但数量不宜过多,因为有些品牌的无糖口香糖所含有的甜味剂在较高剂量时会让胃部产生不适感。咀嚼口香糖还会让口腔留下清新的口气,让人不想再吃带有异味的零食把它破坏掉。
15、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传统锻炼方法,可帮助人们调节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对身体起到整体调节作用。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练太极拳,还能减缓糖尿病引起的身体功能衰退,对肥胖的患者效果尤其显着。
16、吃点醋
食物经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食物GI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17、自我按摩
通过按摩足部等身体部位,一方面防止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能对胰腺、肝脏和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有助于刺激人体生成更多的胰岛素细胞。这种“反射疗法”,长期坚持效果显着。
18、餐后测血糖
餐后2~3小时内对血糖进行监测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内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19、睡眠长短有讲究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加倍。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20、远离使血糖升高的坏习惯
暴饮暴食、饥不择食都会使体内的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尤其是女生们常有的“甜食瘾”、“炸物控”,或是恶性节食之后的食欲大解放。其次,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常发怒,也都可能导致餐后血糖高。当然,缺乏运动、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长时间上网、玩游戏,不利于血糖的稳定。研究显示,空腹血糖高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9倍,饭后血糖偏高,罹患糖尿病的机率则高4到10倍。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小知识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些患者可以此为首发症状。
②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外,肺结核、尿路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2)慢性并发症
①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②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③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
④眼的其他改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末梢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糖尿病足。
1.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是什么内容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及早注意日常足部护理,保护好自己的双脚,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足病预防。 每天检查脚,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
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有良好的光线;如果视力不好,戴上眼镜;看不清楚的地方使用镜子或请人帮忙。
(1)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晚上睡前用温水洗脚,注意清洗足趾间皮肤,洗前用手或温度计测试水温,水温不超过40℃,已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的患者需请家人协助。 (2)不要长时间浸泡足部,每次泡脚时间不超过20min,洗脚时避免用力揉搓,不要使用毛刷,以免损伤皮肤。
(3)洗净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干,尤其趾间。检查双足有无畸形、足癣,有无皮肤皲裂、水泡、外伤、红肿、变色、鸡眼等,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皮肤感觉是否正常。
(4)皮肤干燥者可以在清洗后使用护肤油(如婴幼儿护肤油),但不要涂在趾间;足部多汗者不要用爽身粉或其他化学制剂,以免堵塞毛孔或损伤皮肤,可以用棉棒沾乙醇涂于趾间,再用纱布隔开足趾,加速水分挥发,保持皮肤千燥。 (5)定期剪指甲,修剪指甲、程度轻的厚茧和鸡眼时,不要剪切太深,以免伤及皮肤,剪平后将指甲磨圆。
视力不好的患者应请家人代剪。 (6)穿合适的软底鞋,鞋子要宽松,最好在下午或黄昏时分买鞋,一般布鞋优于皮鞋,皮鞋优于塑料鞋,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不要赤足穿鞋,不要穿夹趾凉鞋,长时间运动或行走时不要穿新鞋,每次穿鞋前要检查有无鞋内异物。
新鞋第一次穿着时间不宜超过2h,穿后要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红肿、水疱、破溃,如发现鞋子不合适,不宜再穿。 (7)每天更换袜子,袜子应保暖透气,不要穿紧口的弹力袜和有破洞的袜子,防止破口套住脚趾,影响血液循环。
冬天最好穿棉毛袜。 (8)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要用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发生烫伤。
夜间不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加热足部,可以穿厚的毛巾袜或护脚套取暖。 (9)避免用脚操作劳动工具,即使在家中也不要赤足行走。
(10)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等。 (11)所有的足部损伤,包括皮肤大疱、血疱、鸡眼、胼胝等均应由医师或足病诊疗师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2.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足部护理
(1) 保持足部卫生:洗脚同洗脸一样重要,每晚用温水(不超过 40 °C)及软皂洗脚,用柔软吸水力强的毛巾擦干脚趾缝间,涂上羊毛 脂或植物油。
(2) 鞋子应宽大、舒适、合脚,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 活动,鞋的透气性要好,以皮鞋、布鞋为好;提倡穿棉线袜子,袜子要 软、合脚,袜子尖部不要过紧, *** 松紧口袜子, *** 有洞或修补不平 的袜子。汗多者应在鞋里及袜中放少许滑石粉,袜子要勤换洗。
(3) 避免肢端皮肤受损:即使轻微损伤也可导致严重坏疽。鞋袜 不要过小过紧,洗脚水不要过烫,不要赤脚行走,不要光脚穿鞋,不贴 有损皮肤的胶布,严禁使用强烈的消毒药如碘酒、苯酚等,剪脚趾甲 不宜剪得太短,应与脚趾相齐。
(4) 轻轻 *** 足部及小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足部护理
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
洗净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 尤其是脚趾间,切莫用力,以免擦破皮肤。仔细检查双脚,比如: 水泡、鸡眼、脚趾间有无破损、足部动脉搏动等。
若双脚过于干 燥,可适量在双脚涂抹润肤膏,但不要涂在脚趾间。 选择合适的鞋袜。
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去购买鞋子,若双 脚大小有别,则按稍大的脚为准购鞋。新鞋开始不宜久穿,每天 穿1~2小时即换下,反复一周后再像通常一样穿着。
应选择鞋 底较厚软的鞋子,切忌穿硬底、尖头或高跟鞋。夏天不宜穿凉 鞋和拖鞋等足趾外露的鞋。
每次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 物,如硬币、石子等。选择柔软的白色棉袜或毛线袜,忌赤脚穿 鞋。
不宜穿弹性过强的紧身袜和破损的袜子,即便修补后也不 宜穿。忌赤脚行走,即便在房间内也不行。
关于“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员凌昊]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198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员凌昊”!
希望本篇文章《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300199股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糖尿病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