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科学课程不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传统的讲授教学逐渐被“做科学,玩科学”的探索性教学所取代。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___________研究。
2、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有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速溶解。
3、获得更多干净淡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__________中提炼出来的。
二、判断在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8分
1、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2、用合成纤维做的衣服柔软、透气。
3、我们可以在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4、把回形针放入盛满水的杯子,水马上会溢位。
5、同学之间有的指纹是相同的。
6、地球上供人类的淡水资源很多很多,用不完。
7、在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但可以随便接触你想接触的动物。
8、 放大镜是常有的观察工具。
三、选择共6分
1、下面这些纸中,吸水效能最好的纸是 。
A、白纸 B、牛皮纸 C、餐巾纸
2.、 透气性、吸溼性强、最适合制成内衣。
A、尼龙 B、羊毛织物 C、棉布 D、丝绸
3.、水污染主要是由 造成的。
A、自然灾害 B、宇宙射线 C、人类的活动
4、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质。
A、容易导电 B、容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有金属光泽
5、 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低,受到水的压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6、 属于天然材料。
①蚕丝 ②木材 ③石料 ④纸 ⑤化学纤维 ⑥塑料 ⑦金属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⑦ D、④⑤ ⑥⑦
四、连一连8分
棉线 1结实
2 较为结实
3吸水性强
4吸水性弱
5燃烧时像烤肉的气味
尼龙 6 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
7灰烬成团,发黑
8灰烬分散,灰白
棉线 ;尼龙 。
五、我来简答:每题4分,共8分
1.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
2、写出蚂蚁的形态特征 和生活习性。
六、探究题:8分
请你设计实验研究一下:棉布和尼龙布的吸水性一样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 农业;2、糖或盐或其他正确答案;加热、搅拌;3、过滤、沉淀
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5、尼龙、石油
二、判断在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8分 1、× 2、× 3、√ 4、× 5、× 6、× 7、× 8、√
三、选择共6分
1、C 2、C 3、C 4、B 5、A 6、A
四、连一连8分
棉线2、3、5、8 ;尼龙 1、4、6、7 。
五、我来简答:每题4分,共8分
1.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
答:因为塑料做的锅把传热慢,不容易烫手;金属做的锅身传热快,便于给食物加热。
2、 写出蚂蚁的形态特征 和生活习性
答: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生活在土层下、石块下,吃谷类、小动物尸体等。
六、探究题:8分
请你设计实验研究一下:棉布和尼龙布的吸水性一样吗?
答:棉布和尼龙的吸水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同样大小的尼龙布和棉布的一端同时浸入水中,过一会,我们可以看到棉布吸的水要比尼龙多。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题:
答案:
第二题:
答案:
第三题:
答案:
第四题:
答案:
扩展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植物生长期。的知识点:
作物生长期因作物种类、品种而异,不同光、热、水等条件及其组合,不良气象条件以及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等,也会引起生长期的变动。如短日照作物水稻的同一粳稻品种,在同一地点作单季稻栽培比作双季稻栽培生长期长。
同一冬小麦品种在越冬期长短不同的地点栽培,其生长期也有较大差异;在低温季节比高温季节栽培生长期长;水分过多、施肥过晚能延缓营养生长期和灌浆成熟期,并在后期易出现贪青晚熟。
在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进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长期,每因植物种类而异。生长期的长短多决定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布的北限。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
农业气候上以日平均温度大于6℃的持续日数为生长期日数,稳定通过该平均温度的初、终日为生长期起止日期。我国温州、浦城、吉安、桂林、兴仁一线以南及四川盆地的达县、雅安以南全年均为生长期;东北北部地区5月初至10月初为生长期,长仅5个月。
三年级下册科学探究与巩固答案大象版
一、我会填空。(26分)
1.一片完整的树叶一般由 叶片 、 叶柄 两部分构成。
2.蚂蚁的身体分成 头 、 胸 、 腹 三部分,头上有 一 对触角,胸部有 三 对足。
3.蜗牛是用 腹足 爬行的,金鱼是用 鳃 呼吸的。
4、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传热性_ 好。
5.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 水 、 饮料 、 油 等都是液体。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30分)
1.下面的 C 不属于水生植物。
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 C 。
A.叶纹 B.叶线 C.叶脉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B 。
A.木质茎 B.草质茎 C.直立茎
4.蚂蚁会分泌一种 C 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 。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
6.下列物体中,硬度的是: C 。
A.木条 B.塑料尺 C.铁钉
7.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C 。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8.炎热的夏天我们常穿 B 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
9.下列物体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 。
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10. B 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三、我会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20分)
(×)1.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用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4.科学课本的封面是用一种复合纸制成的。
(√)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的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纸、木头、金属。
(×)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品尝的方法去鉴别未知物质。
(×)7.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8.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9.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硬度也一样。
(√)10.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
四、我会连线。(请选择恰当的方法测试材料的特性。)(10分)
材料的软硬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 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导电 把材料弯折
材料的沉浮 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柔韧性 在上面滴水
五、发现与思考。(14分)
1.蚂蚁和金鱼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答:相同点: 都是活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不同点:蚂蚁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三节,长着6只脚,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
2.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呢?(6分)
方法一:吹肥皂泡。
方法二:观察树枝摇动。
方法三:用扇子扇风或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等。
第一题:
答案:
第二题:
答案:
第三题:
答案:
扩展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点: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完成以后,一般说来,花被和雄蕊首先凋谢,柱头和花柱也随着萎缩,只有子房继续生长发育。在子房的胚珠里面,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逐渐发育成胚乳。
不同植物的胚,发育的过程大体相同,下面以荠菜为例来说明;荠菜的受精卵经过短暂的休眠以后,就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靠近珠孔的一个叫做基细胞,另一个叫做顶细胞。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球状胚体。
基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列细胞,构成胚柄。胚柄可以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研究表明,胚柄还能产生一些激素类的物质,促进胚体的发育。在胚体发育完成后,胚柄就退化消失了。
由于球状胚体顶端两侧的细胞分裂速度比较快,就形成了两个突起,这两个突 起逐渐发育成两片子叶。两片子叶之间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芽,胚体基部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根,而胚芽与胚根之间的细胞则形成胚轴。这样,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就构成了荠菜的胚
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401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