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于2015年7月28日至7月29日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七星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的论坛主题是“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
作为国家机制性的大型涉外论坛,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始终围绕“办成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办成交流和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平台,办成强化我国在国际舞台声音的渠道”这一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 1.荒漠化是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直接影响着全球2/3的国家和1/5的人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安全、和平,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量。
2.参会者呼吁并支持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把对抗荒漠化作为重点,列入有关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鼓励PPP模式,动员更广泛的资源,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推动绿色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参会者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面对生态红线,强调生态先行,制定必要的生态发展战略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优先组织实施。
4.论坛通过了《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两个成果文件并呼吁各界广泛支持实施。
5.论坛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到联合国主流文件中,同时建议UNCCD和UNEP等联合国有关机构积极传播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成果。论坛建议库布其秘书处定期向UNCCD秘书处以及UNEP有关会议(如COP-12)通报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成果,以及“生态文明合作框架”与“库布其行动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行动,分享库布其成果。
6.论坛认为,联合国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广泛动员民间力量。论坛号召相关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通过商业手段、运用市场机制,探索金融创新,驱动绿色资本,贡献可持续发展。
7.参会者认为科技发展和机制体制创新是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既要花力气发展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技术和开发创新;也要从政策入手,在土地、沙漠确权,转让和租赁等方面有长效的立法、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企业投资生态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
8.参会人员对库布其创造的“生态、经济和民生”平衡驱动的治沙模式高度赞赏,认为这是世界治沙领域的一个标杆。建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UNCCD)和其他有关组织积极推广。
9.论坛注意到,由民间发起,中国政府支持,国际组织认可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性论坛。参会者高兴地看到,作为联合国承认的实现全球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中国政府批准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中国国家机制性的大型涉外论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参会者进一步建议有关方面应就论坛未来的定位、性质、宗旨以及发展机制进行完善,切实发挥论坛PPP机制和民间组织独特的灵活性使其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中发挥更大的、可持续的贡献。
11.全体与会者高兴地注意到,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王文彪、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诺泽·巴罗佐和非洲联盟前主席约翰·库福尔与有关国家代表在论坛期间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建设“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并定于2015年12月在法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宣布该机构成立,同时推举王文彪担任联盟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诺泽·巴罗佐和非洲联盟前主席约翰·库福尔出任该联盟的联合主席。即日起着手启动筹备工作,包括起草联盟章程、讨论运行机制和相关事宜。
12.论坛支持成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的倡议并鼓励“联盟”与论坛建立紧密联系。参会者赞赏其宗旨是为了支持联合国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推进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支持联合全球有志于生态修复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和青年结成广泛联盟,创造性地发挥民间的力量,以PPP模式,通过众筹推动全球尤其是沙漠地区生态系统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为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参会者建议第六届论坛于2017年继续在库布其召开,并要求秘书处和有关方面报告《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及《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实施进展和合作成果。
14.参会者感谢论坛的主办方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支持;感谢联合承办单位鄂尔多斯市政府和亿利公益基金会的辛勤、高效和富有成果的劳动,也非常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和七星湖国际会议中心东道主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接待。
自1995年起每年12月召开一次。
世界气候大会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自1995年起每年12月召开一次。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 是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内容: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公约目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公约没有对个别缔约方规定具体需承担的义务,也未规定实施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公约缺少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该公约规定可在后续从属的议定书中设定强制排放限制。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议定书为《京都议定书》,后者甚至已经比本公约更加有名。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约确立了五个基本原则
一、“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二、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国情。
三、各缔约国方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测、防止和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
四、尊重各缔约方的可持续发展权。
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
公约影响:
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据统计,如今已有190多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公约》缔约方作出了许多旨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每个缔约方都必须定期提交专项报告,其内容必须包含该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说明为实施《公约》所执行的计划及具体措施。《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
关于“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413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近况——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