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如何看懂地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看懂地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非专业的人如果想从政区图,地形图,旅游图(有气候类型标注的除外)中知道某地的气候类型还是比较困难的
判读某地的气候类型,首先要知道每个气候类型 它的分布和它的特征,知道这些特征才能推断出此地有什么样的景色,当然同时你也要知道什么样的植物大概生活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当你知道了某地的气候类型就自然知道了它的降水量等一系列的问题。
世界各地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下列11个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初一地理气候类型怎么判断
按一年中最高温与最低温判断具体情况如下:1)首先,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图判读是在哪个半球.
一般的讲,根据南北半球最高、最低温出现月份,来判断所在半球,即以北半球而言,最高温出现在七八月,最低温出现在一二月,就可判定是在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一二月,最低温出现在七八月,则可判定在南半球.
(2)其次,根据图中气温数值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的特点是气温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50C以上.若最低月均温在00C 以上,最高月均温在200C 以上,为亚热带气候类型;若最低月均温在00C以上,最高月均温在200C以下,温差小于200C,为海洋性气候;若最低月均温在00C 以下,最高月均温在200C 以上,温差大于200C、为大陆性气候;若最低月均温在-200C以下,最高不超过200C,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各月均温在00C 以下.
(3)再次,根据所属雨型判断其气候类型.
根据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可将降水类型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5种.多雨型全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少雨型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在200毫米以下;夏雨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降水较少;全年湿润型各月降水均匀且终年湿润.
(4)最后,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综合分析正确地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各月均温在200C 以上,月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为全年多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最低月均温在150C 以上,各月降水很少,是全年少雨型;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月均温在250C以上,为夏季多雨型气候,不过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于热带草原气候;在温带气候类型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均为夏季多雨型气候,相比较而言,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多,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地中海气候,因多分布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尤以地中海沿岸分布广且最为典型,故名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是冬季多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量均在50毫米左右,且各月均匀,为全年湿润型.
怎样更容易记地理的气候类型
根据曲线图和柱状图
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全年高温即为热带。冬季低夏季高变化较明显的为温带。终年低温为寒带。
根据降水判断类型热带沙漠 雨林最容易。草原和季风有难度仔细看图。季风的雨季降水多于草原的湿季。温带里面降水均匀年温差不大冬暖夏凉为海洋性气候。雨热不同期的为地中海气候 雨热同期为季风气候。年温差很大,降水总量小且集中在夏季的为大陆性气候。
根据地图判断类型要总结规律
热带 赤道附近为雨林南北两侧为草原回归线附近西岸为沙漠 季风特殊记忆印度、中南半岛
温带亚热带 东岸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中纬度 东岸为温带季风 中间为温带大陆性 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温定型,以雨定带。也就是根据气温和年降水来判读气候类型。
建议就直接记住,又不多。
分为热带(四个)、亚热带(两个)、温带(三个)、寒带(三个,包括亚寒带)
气候名称;冬季气温;年降水;气候特点;成因;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15°,年降水>2000mm,全年高温多雨;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分布于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750-1000,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分布在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200,全年高温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500-2000,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分布仅亚州南部
亚热带季风:>0°,年降水>10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分布于南北纬30°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年降水300-1000,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700-1000,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全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0°,年降水500-6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亚洲东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温大陆:冬季<0°,年降水<200,全年降水少,冬季温差大;中纬度,距海洋远;分布于中纬度大陆内部
高原山地:零下20°-15°,全年低温,降水较少;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
极地气候:全年低温少雨;纬度高,受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影响;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和北冰洋沿岸;
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
关于“如何看懂地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428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看懂地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如何看懂地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看懂地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非专业的人如果想从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