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黑龙江最东北一带
(温带草原气候)内蒙古高原一带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大部分地区
(温带沙漠气候)新疆大部分地区(除与西藏接壤一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及台湾岛
(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及南沙群岛
(高山气候)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我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显著的季风特色: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着规律性的季节更替,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陆的配置所决定的。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方和南方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与同纬度地带相比,在副热带范围内和美国东部、印度相似,但与同纬度的北非相比,那里是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年雨量仅110毫米,而我国华南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区降水只有200毫米,而我国长江流域年雨量可达1200毫米,黄河流域年雨量600多毫米,比同纬度的地中海多1/3,而且地中海地区雨水集中在秋冬。由此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繁荣和发达与季风给我们带来的优越性不无关系。
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
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一月平均气温东北地区比同纬度平均要偏低15~20℃,黄淮流域偏低10~15℃,长江以南偏低6~10℃,华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则是世界上同纬度平均最暖的国家(沙漠除外)。七月平均气温东北比同纬度平均偏高4℃,华北偏高2.5℃,长江中下游 偏高1.5~2℃。
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幅员辽阔,最长的漠河位于53°N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3°N,属赤道气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 分明。
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
中国气候类型:我国主要有6大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4、高原山地气候: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5、温带大陆性气候: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6、热带雨林气候: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
拓展资昌尘料:
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迟迅春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码耐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
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中国领土南北延伸约50纬度。由于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尤其是在冬季,南北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值就特别大。
例如在冬至日,漠河地区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分别为509.9焦耳/平方厘米·日与2546.5焦耳/平方厘米·日。夏季,白昼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加长,部分地补偿了太阳高度角上南北差异的影响,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差异不大。
例如在夏至日漠河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相差仅254.6焦耳/平方厘米·日。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差异小,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超过3000小时。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约为1000~2000小时,其余广大地区多在2000~3000小时。?
中国各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334.4~919.6千焦耳/平方厘米。其分布形势与日照长短相对应,西藏高原达627.0~919.6千焦耳/平方厘米,新疆盆地约为501.6~678.8千焦耳/平方厘米。东部地区最低值在川、黔,为334.4~376.2千焦/平方厘米。
由此向东、向北又逐渐增加,至华北、内蒙古一带为585.2~643.4千焦耳/平方厘米,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约为459.8~501.6千焦耳/平方厘米。
各月总辐射量分布更复杂,最小值大多出现在12月~翌年2月,最大值出现时间受雨季影响很大,珠江、长江一带在主要雨季过后的7月,华北、东北分别在雨季前的6月及5月,西南地区则在季风雨季前的3~4月,进入雨季后仅在7月出现全年最低值。
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由春入夏升温的速度。
关于“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436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都分别有什么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