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科普基地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普基地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371家科普基地,其中科普教育基地313家,科普培训基地10家,科普传媒基地31家,科普研发基地17家。逐步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辅相成、'综合科学与产业'协调发展、'既面向公众又面向对象'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普基地发展体系。"
北京市科委表示,北京市科普基地不断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命名的34个科普基地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型科普基地占基地总数的40%;二是基地区域与生态环保等热点紧密结合,对相关公共事务政策的落实起到了进一步支撑作用;三是新技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科普传播更加有趣,更加贴近生活。科普基地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为加强北京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2007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首次对科普基地进行分类命名。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科普工作积极性,发挥科普资源的作用,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日常化,为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1999年,中国科协开始建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命名了首批由全国性科协和省级科协推荐并经有关专家评审的20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目前,中国科协已命名全国188家科普教育基地,其中自然科学博物馆78家,占总数的41%。国家重点实验室65个,占35%;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基地28个,占1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占9%。
八大科普类型指的是我国科普工作的八个主要方面,分别是:
1.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认识。
2.技术发明类:此类科普宣传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创新等,让公众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创新意识。
3.卫生健康类:主要传播医学知识、健康养生、疫情防控等内容,提高公众的卫生素养,促进全民健康。
4.环境保护类:普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5.社会科学类:包括人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科普,增强公众的社会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文化艺术类: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鉴赏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7.教育教学类:普及教育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技巧等,提高公众的教育素养,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8.农业科技类: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科普,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
关于“科普基地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43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科普基地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科普基地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普基地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截至目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