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讲
教学目标:
1.了解语音的性质及发声规律
2. 了解语音的应用规则
3. 熟知语音部分的考试内容
4. 通过训练积累,准确掌握词语发音
教学重点:熟知语音部分的考试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训练积累,准确掌握词语发音
教学过程:3课时
第一课时
语言的声音叫语音,语音具有四个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音,所以具有物理属性,即声学的四个特征:音长,声音的长短,比如说“我们开始上课”这句话,我们总要有长有短地讲,不能象机关枪一样一个节奏出来了;音强,声音的强弱,加重语气说“我们开始上课”,用力和轻轻说是不同的;音色,是指声音的个性和特色,我们的声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人敲门,你问“谁呀”,对方回答“我”,虽然这个“我”是一个泛指,他并没有确切说是张三还是李四,谁都可以称“我”,但是你一听,就知道了——哦,是你(小兰)呀!就把门打开了。这就是每个人的声音不同,这种独特性就是由每个人的发音体、共鸣器、发音方法的不同造就的。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比如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它们的高低升降就是音高。
语音是人用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所以具有生理属性。人的发音器官又叫语音器官,包括肺、喉头和声带、以及其它共鸣器官。
语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具有社会属性。
语音还具有不同心理属性。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言单位。如“tóng xúe men,nǐ men hǎo”这一连串的语音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有六个语音单位,也就是六个音节,写出来就是“同学们,你们好”。汉语中一个音节一般用一个汉字来表示。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一个音节可划分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的开头辅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21个声母。如:b p m f、d t n l、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音节不以辅音开头的,我们称之为“零声母”音节。零声母音节整个由韵母构成。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hǎo”这个音节中“h”声母,“ao”是韵母。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共有39个韵母。单元音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ê、i、u、ü、i-(前)、-i(后)、er。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 、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 双韵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üan 、en、in、uen、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调值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五度标记法”是现在最通行的记录调值的方法,它把声调高低区域大致划分为5度:高、半高、中、半低、低,用数字5、4、3、2、1来表示。四调值分别是55、35、214、51。调类是声调的种类也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汉语普通话里共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注意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是一种变声,后面将提到。
五度标记法
汉语之美表现在语音上,就是语音上特点决定了汉语的音乐性,像诗、词、曲,都表现出很强的音乐性。特点一:没有复辅音——音节界限分明;元音占优势——音节响亮动听;有声调——音节抑扬顿挫。
(一)没有复辅音 汉语中没有两个或以上的辅音连续排列在一起的拼法,汉语的音节界限分明。如hànyǔ(汉语) zhòngyàode(重要的)对比 English(英语)important(重要的)
(二)汉语里面的每个音节,都会有一个元音,我们把它叫做韵腹。
汉语音节结构表
例字
拼写
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调
讲
jiang
j
i
a
ng
第三声
望
wang
u
a
ng
第四声
喉
hou
h
o
u
第二声
家
jia
j
i
a
第一声
恩
en
e
n
第一声
瓦
wa
u
a
第三声
卡
ka
k
a
第三声
额
e
e
第二声
这八个字代表了我们汉语音节结构的八种形式,我们的音节,有些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也可以没有韵头,也可以没有韵尾,但是两个要素必须得有——韵腹和声调。所以我们说,汉语中,元音占优势,使我们的语音响亮动听。
汉语音节
元音10个,这10个元音再加上2个鼻辅音,构成了39个韵母;辅音22个,我们22个辅音字母中,只有一个辅音不做声母,这些声母和韵母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400左右的基本音节,再加上四种声调,我们的音节没有超出1600个,大约有1250个,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基本音节。而这些音节的特点,就是因为有了元音和声调,使我们发音的时候特别动听、响亮。举例元代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曲当中,绝大部分字的韵母,都是由元音构成,少部分的字它的韵母中有辅音,所以我们读起来,音节界限十分明显,而且很动听。
有声调 声调是一个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首先是一种相对声高的现象,每个人说话的高度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唱歌,比如大合唱,就得统一一个调。音乐上的音高,我们把它叫做绝对音高,但是在汉语中,每个人的个性有决定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但并不影响相互间的交际和交流。其次,在汉语里指一个字的字调,不是一句话的声调,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语调,比如,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格外强调升调、降调、平调。在我们汉语中,既有一个字的字调又有一句话的语调,结合起来就会更加优美动听,表义就会更加准确。最后,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妈—麻—马—骂。四种声调的不同,就表示了四种不同的意义。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交流中,很多人并没有完全按照普通话的调值来发音,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基本调型是一致的,即:一声平,二声升,三声曲折,四声降。这就是我们的调型:高平、中升、降升、全降。举例:山东方言版《卧春》。由于声调的不准,这就完全造成了歧义。这些声调是怎么来的?唐诗。尤其是格律诗,很美呀!
古今调类对比
古调类
普通话
平声
阴平55
阳平35
平声
上声
上声214
去声51
仄声
去声
去声51
仄声
入声
阴阳上去
仄声
(四)汉语语音的音变,增强了汉语的音乐性。音变有四种情况:轻声、儿化、变调、“啊”音变。
轻声
轻声的作用:区分词义,区分词性。帘子——莲子 舌头——蛇头(区分词义) 东西——东西 地道——地道(区分词性)。如果没有轻声,就显得我们的语言很生硬,如“他们把小姑娘打扮得真漂亮。”
儿化
儿化的作用,区分词义,区分词性,表达感情,增加押韵。
变调
“啊”音变
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
语音的性质:
语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它的性质,一个是发音生理属性,一个是声波物理属性,一个是听觉心理属性,还有就是它怎么和意义相联系,就是哪些音跟意义有联系社会属性,这几个属性里面心理属性复杂点,需要做试验,因此我们忽略不谈,我们说性质实际上是说另外三个。
先说它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语音的物理属性分析
物理属性是讲它的声学性质也就是声波的性质,从声学角度说,任何声音都是由震动引起的,没有震动就没有声音。震动也不是都能够感觉到的,因此要听到声音还必须是一种可闻震动。所以震动有两种,一种是人听得到符合人耳朵的这种感觉的震动,我们叫可闻震动,还有一种就是不可闻震动。例如超声波,超短波。
波状运动有两种,一种是上下运动,也即横波运动。
横波运动最典型的是电波,水波。
类似水瓶座波纹图形,这种图形叫做高低波
纵波运动是左右运动的,它的图形是疏密波
语言的声波实际上是一种纵波,类似钟摆运动
声波震动在物理上有三个要注意的量:
振幅震动的幅度
周期运动的时间声音的周期是一种不等量的准周期波
频率一个空气粒子在一秒钟内完成震动的次数
如果一秒钟震动十次,我们叫10赫兹
20—20000赫兹为人能接收到的范围
语音的物理属性分别是音高 音长 音强 音色
音高字面上就是声音的高低, 物理上就是一个声波的音高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震动频率多的那个比震动频率少的那个音高要高
即,震动频率高的音高就高
音高在不同语言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汉语中尤其要利用音高,因为汉语的声调本身就是一个音高问题。
也就是说声调的变化实际上是音高的变化,因此音高在语言中至少在声调这点上是和语言相联系的。
音强:
字面上声音的强弱
物理上声波的强弱,音强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也就是说同样的两个声波,它的频率相同,则振幅大的那个声波就比振幅小的声波的音强强
总结为,音高决定于频率,音强决定于振幅。
声音的大小才是音强问题
女性说再小声,她的音高也是比男性的要高
我们还要进行音强和响度的区别:
音强是客观测量的一个物理量,而响度是人耳所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响
第二个区别是音强是排除了其他因素,就是排除音高音强音色只看它振幅,但响度是包括所有因素在内的。
例如超声波有强度音强,但是没有响度。
现代汉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不太重视重音,但非常重视轻音。
有意的让它轻可以改变词语
轻读中读可以改变词义或词语
比如大意 地道
报酬 文字 蚊子? 东西 兄弟 买卖
音长:声音的长短
物理上指的是一个声音所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就是和周期相联系
音长在一些语言当中被用来区别意义
音长和长短音相联系
音色,它的特色本质,也就是音质
这四个当中最重要的
假设两个音音高音强音长都一样但音色不一样,那这两个音依然不一样
音色物理上讲决定于复音中陪音的多少以及陪音的频率振幅
也就是说决定音色在物理上主要是陪音的数量频率和振幅
什么事陪音?
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不可能是单一频率的,单一频率的声音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
单一频率的声波我们叫纯音
一般声音的频率都是多频率混在一起的,我们把这样的声音就称作复音
复音中若干个频率的声波混杂在一起它就被形容成一个复音声波
我们把振幅最大频率最低的那个声波叫做基音
并且把这个复音当中的其他的频率的声波叫做陪音
一个复音的音高由基音决定
音色由陪音决定数量频率振幅
基音和陪音两者组合起来物理上讲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基音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是整倍数关系
结果就是他们到一定点上会重合
这种复音在物理上一般被称作乐音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倍数关系的话,它永远不会再一个点上碰头的这样的音,在物理上就叫做噪音。
语言当中的元音就是乐音,辅音就是噪音。
发音和发音器官-------语音的生理属性分析
动力部分 肺
决定了语音的音长和音强
呼出气流持续长就是音长了
声源部分 声带
声带很像嘴唇的样子,所以又叫它声唇
声带是元音和浊辅音的声源
因为我们定义元音和浊辅音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声带颤动
声带和音高相联系
音高和声带松紧与质量有关
调节和共鸣部分:声腔咽腔 鼻腔 口腔
声音必然要经过这三腔
在咽腔能够做的动作很少
再往前走就会经过路线选择的问题
如果这个声音是从口腔里出来的,条件就是鼻腔要主动
这种口腔出来的音叫口音
像是a i u 这样的音
从鼻子里出来的我们就叫它鼻音
像m,n
如果又从鼻子里出又从嘴巴里出,造成的声音就是口鼻音,或者叫鼻化音
声腔和语音有什么联系或作用:
主要三个作用
1声腔的作用是共鸣共鸣箱 共鸣器
2声腔里面可以形成不同音色的元音和鼻音
因为声腔实际上是一个可变腔可变形状的共鸣腔
因此发音时候声腔部位的改变就会改变元音,元音是声带音,所以声腔的作用就是改变这个元音
同时鼻音也是声带音
鼻腔外面某个位置的改变鼻腔是不能改变的,除非你感冒了,里面有堵住但改变外面也会影响鼻腔 所以它可以影响元音的鼻音和音色,这就是声腔的一个作用了。a i u
3声腔还是辅音的声源,并且形成不同音色的辅音
浊辅音的声源是声带,那么轻辅音的声源是声腔没办法,因为声带不管它了
语音的社会属性分析
语音的功能
语音的作用是表达 社会交际
语音最本质的属性是它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语音怎么样和意义相联系的属性才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如何证明语音的社会属性最重要:
有的语言的声音,A语言有,B语言没有,这个你没有社会属性就解释不了
事物相同,语音不同
语音相同,功能不同
语音相同,结合能力不同
语音相同,发展变化不同
音素是什么概念?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自然属性是最小的能够测量的到的语音单位。这种最小的音素是不和意义相联系的
如果把意义加进来,含义就是最小的有区别意义功能的语音单位
所以一个声音是不是音素就要考虑这个声音本身有没有意义,再就是考虑这个最小的语音和另外一个语音之间要不要分开,也就是看他们之间是不是能区别不同的意义
eg.? i----a
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为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brought”(带)这“br”“ght”,又如“worth”(值得)中的“rth”都是复辅音。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
如:“zhuáng”这类音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没有str,sp。 汉语中ng、zh、ch、sh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一个音节可能没有辅音但一定有元音,而且在数量上,由元音为主所构成的韵母数量明显超过由单纯由辅音所构成的声母,而且韵母相当大部分都含有二合元音或三合元音。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声调,是指语言的音调的变化。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更是表达意义的语音单位,是作为语言最小音义结合体的语素的载体单位。据此,有些人类语言的音节主体同时也是语素,如单音节语。有些语言的语素(主要是词根语素)主体,由2或3个音节组成,如双音节语或三音节语。
有些语言的语素主体和音节主体之间没有强势的对应关系,如X音节语 ,但其长度也在1-3个音节之间,有着单位长度的限制。
关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53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2讲?《语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