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汉语句法成分
6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通常以“句中位置”和“句中功能”判断。
主语:
句中位置——句首
句中功能——句子话题
谓语:
句中位置——主语后
句中功能——陈述主语的动作(v.)或状态(adj.)
主谓短语 = 主语 + 谓语(动词/形容词)?
汉语句法成分-主语、谓语
1.主语往往是人或事物,但地点也可以做主语。
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经常作主语,但动词和句子也可以做 主语。
2.谓语陈述主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 动词和形容词通常作谓语,主谓短语也可以作谓语。
以“句中位置”和“句中功能”来判断是哪种句子成分
~~~
宾语:句中位置——及物动词后或介词后, 句中功能——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或介词引进的信息。
动词和介词都可以带宾语:
动宾短语 = 动词 + 宾语 介宾短语/介词短语 = 介词 + 宾语
~~~
往往是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结构, 动词、动词短语也可以做宾语。
~~~
定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前面(中心语一般是名词、代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名/代)
(增加细节,表示领属、地点、时间、数量、颜色、属性......)
定中短语 = 定语 +(的)+ 中心语(名词/代词) “的”:定语标志
是名词结构前面的修饰语。
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短语常作做定语,
但动词也可以做定语。
“的”:定语标志
~~~
状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前面(中心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动/形)
(增加细节,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范围,否定......)
状中短语 = 状语 +[地]+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 “地”:状语标志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 副词、形容词、能愿动词、介词短语经常做状语。 “地”:状语标志
~~~~~~
补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后面(中心语是动词、形容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
(增加细节,补充说明结果、程度、 趋向、状态、数量......)
中补短语 =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得>+ 补语 “得”:补语标志
~~~~~~
中心语并不是句子的中心,而是其所在短语的中心。
中心语可以和定语、状语、补语分别构成定中、状中、中补 短语。
例:美丽的风景(定中短语,风景:中心语) 愉快地聊天(状中短语,聊天:中心语) 跳得很高(中补短语,跳:中心语)
~~~~~
汉语句法成分-定、状、补
?定语:在中心语前面,一般修饰名词、代词,
定语标志:“的”,例:热闹的街道
?状语:在中心语前面,一般修饰动词、形容词,
状语标志:“地”,例:认真地学、很热闹
?补语:在中心语后面,修饰动词、形容词,
补语标志:“得”,例:学得认真,热闹得很
~~~~~~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句法成分要清楚。 句子骨干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助词“的、地、得”,
定“的”、状“地”、“得”后补。
~~~~~~~~~
如何区分动词后是宾语还是补语?
宾语:动词后的“人、事物、做什么事、发生什么事” 等朋友 学汉语 喜欢打羽毛球 坐着八个学生
补语:动词后的其他意义都是补语,“结果、情态、趋向、动量、 时量、 可能” 等。
写错(了) 摆得很整齐 拿进去 抄三遍 睡(了)一天 坐得下
~~~~~~
量词短语= 数词+量词 代词+量词
~~~~~~
方位短语
榕树下
(榕树:一般名词 + 下:方位名词)
方位短语= 一般名词+方位名词
——方位短语
方位名词:方向或位置的名称
单纯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里、外、内、中、间、旁、边、
东、南、西、北
合成方位词:
1.单纯方位词+“边bian”、“头tou”、“面miàn” , 如“里边”、“里头”、 “里面”
2.“以”、“之”+单纯方位词,如“以前”、“以内”、“之内”
~~~~~
连动短语(连谓短语)
句中有几个动作? 谁去人民广场?谁吃炸鸡? 先去还是先吃?
2个动词——动词1:去,动词2:吃 我,我——动作发出者相同
我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先去,后吃——动作先后连续发生
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连动短语/连谓短语
连动短语= V1......+V2......
动宾短语: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
兼语短语= V1 +兼语+V2......(兼语是V1的宾语,V2的主语)
V1常是“请、叫、让、要求、派遣” 等使令义的动词;
“有”也常常作V1(如,我有只小猫叫圆圆。)
~~~~~
汉语的句类
1, 陈述句
? 我明天来。(陈述事实、观点)
2、 疑问句
你明天来吗?(询问、反问)
3、 祈使句
别怕。(请求、要求、命令、催促)
4、感叹句
~~~~~~~
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句首主语称为大主语,大谓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
~~~~~~
汉语复句
复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 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联合复句 (分句间关系平等): 并列、 顺承、递进、 选择、 解说
偏正复句 (分句间关系分主次): 转折、因果、目的、假设、条件
----
并列:
1.也
2.既......又(也)......
3.不是......而是 / 是......不是......
————
顺承
1.首先(先)......然后......最后
2.再/ 接着
————
递进
1.不但(不仅)...而且(还)
2.尚且......何况......
3.......反而......
————
选择:
1.要么......要么......
2.不是......就是......
3. 宁可......也不......
————
解说
儒家极其重视“忠恕”之道,“忠”是反身而诚,而非对 君王的盲目效忠,“恕”是推及他人,而非宽容他人的过 失而已。
————
因果:
1. 因为...所以......
2. 因此/故而
3.既然......就......
因为要赶早班飞机,
所以他早上四点就起来了。
————
假设
1.如果......那么......
2.要是......就......
3.......的话,就......
4. 即使...也......
如果男人可以生孩子,那么可
以考虑生三胎。
即使所有人都打了疫苗,也应
该戴口罩。
—————
条件
1.只有......才......
2.只要......就......
3. 无论/不管......都/也......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入
境中国都需要隔离。
————
转折
1.虽然......但是......
2.尽管......却(但)......
3.但/却/然而/可是/不过
虽然我很想早睡早起,
但是还是忍不住熬夜刷手机。
———~~~~~
复句关联词口诀
既又也并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 不是就是宁可不,或者要么表选择;
?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反而更何况;
? 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然而却;
?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
? 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
? 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和也表假设。
~~~~~~~
常见语法错误
动宾搭配不当
我昨天在路上偶然会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 我昨天在路上偶然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
? 多层定语语序
她是篮球一位优秀的教练。
她是一位优秀的篮球教练。
句式杂糅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峰、西戎合写的。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峰、西戎。 这本小说是马峰、西戎合写的。
~~~~~~~
汉语句法成分-多层定语和多重状语 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离中心语就越近。
定语顺序为:领属+时间/处所短语+指示代词/量词短语+动 词短语/主谓短语+质料/属性/范围。如:
(他)的(一件)(刚买)的(新)(羊皮)夹克也拿来了。
状语顺序为: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情态+与事 如: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
第二章 语音
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
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
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
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
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
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
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
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
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
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
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
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
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
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
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
二、简答:
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
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
4、韵母的分类?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i[ ]、-i[ ]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
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 -i[ ]、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
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
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
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
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
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
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
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
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
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
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
答:普通话里有(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
(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关于“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58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