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何评价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世界历史地位?这个问题至今在海内外,特别是国际上,远未得到正确解决。迄今为止,国际上最流行的说法,仍是按照20世纪前期殷墟发掘的考古成果,把公元前1500年以后殷商文明作为中国文明最初起点,因而把中国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末”。中国国内发表的大部分中国史、世界史著作,最多是把中华文明起源的源头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在上述时序表上中国仍排在末位,无法根本驳斥中国文明“西来论”、“晚出论”。
首先中国与西亚、中南美洲是独立起源、独具特色的世界三大农业原创文明发源地,并且中国在其中居首位。
地中海东岸的西亚新月地带,是以产小麦、大麦为主的农业发源地,也是绵羊、山羊等家畜的发源地;中南美洲是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农业发源地;中国则是稻米、粟谷为主的农业发源地,还是狗、猪、水牛、鸡等家畜家禽发源地,并形成了“南方水作稻米农业——北方旱作粟谷农业”二元一体的独特农业体系,在世界农业文明起源史上成为三大时间最早的原创农业文明之一。
其次第一个新判断是中国与西亚、中南美洲是独立起源、独具特色的世界三大农业原创文明发源地,并且中国在其中居首位。
地中海东岸的西亚新月地带,是以产小麦、大麦为主的农业发源地,也是绵羊、山羊等家畜的发源地;中南美洲是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农业发源地;中国则是稻米、粟谷为主的农业发源地,还是狗、猪、水牛、鸡等家畜家禽发源地,并形成了“南方水作稻米农业——北方旱作粟谷农业”二元一体的独特农业体系,在世界农业文明起源史上成为三大时间最早的原创农业文明之一。
第二是中国与环地中海地带是世界文明起源的东西两大中心,两大源头之一,并且时间最早。
前人研究多半是单个考察个别文明起源过程,实际上文明起源本质上是一个世界历史过程,是从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世界、蒙昧世界,走向农业化、文明化和城市化最初萌芽的总体历史过程。世界文明起源过程带有固有的二重性,既有总体性、系统性一面,又有多样性、不平衡性一面。因而世界文明的起源过程不是单个文明的孤立自生现象,从时间上看往往是一批批的,从空间上看往往是一片片的,因此可以把世界文明起源区分为若干区系,若干子系统,若干经济文化圈,乃至若干文明体系。世界文明起源的头号重心集中在亚、非、欧大陆,最大的两个区系、两大体系,集中在这块大陆的东西两端,呈哑铃状分布;亚、非、欧大陆的西方文明起源中心(不是近代意义上的“西方”),在环地中海地带,内含四个区系——以两河流域为主的西亚文明区系,以尼罗河中下游为主的北非古埃及文明区系,以古希腊、罗马为主的东南欧文明区系,再加上距离较远、联系较少、大体从属于这一中心的古印度河文明区系。而东方文明起源中心,恰恰在东亚大陆的中国,多半由中国起源的东方文明体系,也包括四个区系——首先是处于东亚大陆中心的中国区系,其次是包括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系,再次是包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东南亚文明区系,另外还有相距较远、独立性较大的大洋洲、中南美洲文明区系。
中国与环地中海地带,构成世界文明起源的东西两大中心,两大源头,双峰竞秀,各领千秋,相得益彰。在文明起源的三大物质基石——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陶器起源上,在文明形成的三大要素——铜器、城市、文字上,在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国家上,中国与环地中海地带这东西两大文明起源中心,几乎是并驾齐驱,各有长短。最新考古发现证实,在上述许多方面,中华文明起源比环地中海地带还更早一些,更见长一些,世界文明起源史必须重写。
第三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模式。
中国文明起源于东亚大陆的大两河流域,这是一个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文明场、文明群,主要是连续式的,比较多地注意保存历史传统中的文化基因、民族传统,比如在从原始社会、氏族社会向国家社会、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像古希腊雅典模式那样用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而是在新型地缘关系中较多地包容了血缘关系、人伦关系。这种综合创新的渐进式模式,起源五千年,发展五千年,至今连续进化一万年,堪称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奇迹”。
四大古国古老灿烂的文明有哪些
华夏文明主要发源于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主要区域。位于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之地,是仰韶文化出现最早的区域,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阶段,它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划时代的标志。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发现较为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最早距今8120年,最晚距今4900年,前后有3000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为中华文明孕育肇启做出不朽贡献。
提起中华文明的发源,很多人一般会想起华北平原,因为这里是地势平坦、黄河冲击的平原很适合农业文明的发展,但一提起甘肃天水,大家会想到这不到处是山脉、草原的地方吗?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正如人类的演变一样。
大地湾文化出现在公元前5800年,此时的大地湾区域气候湿润,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宽阔的河谷,是早期农业发育的理想地区,也是寻找彩陶之源的希望田野。而此时的华北平原是个巨大的冲击平原,一直在造陆,此时正是全新世的间冰期,华北平原总是河水泛滥,而此时的大地湾正处于华北平原的边缘地带,为文明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而也是大地湾文化相比其它文化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此时的大地湾居住的人类是华夏人分化之前的祖先羌人。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甘肃天水(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秦州等称谓)是目前国内公认的伏羲故里。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据考证伏羲所处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大约处在距今8000-9000年所处的时代,这与大地湾文化在时间上是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沿着这个线索我们可以简单的知道,伏羲诞生于甘肃,随后行走的路线是从西向东,这与华夏其它文明的出现顺序和地域是相一致的,基本符合华夏主体文明从高原到平原,从西向东的延伸规律。
大地湾文化从从8000年前到5000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中,大地湾有过蹒跚的步履,有过茁壮成长的身影,在这漫长的3000多年时间里,大地湾的先民们不畏艰辛、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犹如凤凰涅磐般惊天地泣鬼神。大地湾文化之后,中华民族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民族,神话中的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先后顺序
古代中国
一、远古时代
元谋人 云南元谋 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猿人 距今约70~20万年。评价:1,用天然火;2,制造工具。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评价:1,人工取火;2,进入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约7000年
母系氏族。评价:1,使用陶器,食物剩余;2,栽种水稻。 半坡氏族 陕西西安半坡村。评价:1,工具先进;2,种聚;3,原始文字。
文明的发生
--埃及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它经历了自己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边缘的梅里姆达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萨-巴达里文化等)都是农牧业混合型的文化。虽然埃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农业文化已相当发达,并已使用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其后的埃及前王朝Ⅰ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Ⅰ时期(又称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000—3500年),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属于这个时期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统一符号,这大概是其私有权的记号。在这个时期之末,涅伽达地方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作为其标志)。在属于涅伽达文化I时期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之交的一个墓中(涅伽达1540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这也是王权的标志之一)。这说明王权也已萌芽。在狄奥斯波里?帕尔弗,还发现一段城墙的模型,这表明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长,甚至战争的存在。
到前王朝Ⅱ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又称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时的墓葬情况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画墓,用砖坯砌成,在墓墙上有绘画,其内容是有关战争(水陆战)的场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国王)生前的某些活动。从格伯林发现的一块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也反映了阶级分化的情况。这块纺织品上画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划桨,还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显系贵族。在蝎王权标头上,国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以鹰为其标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这时留下来的象牙板上有被捆着双手的战俘的形象,这些战俘将沦为奴隶。在蝎王权标头上,还有奴隶劳动的情景。此权标头上
埃及金字塔的旗帜上吊着的田凫,学者们认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号。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文字,不过还很原始。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家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表示一块灌溉渠道交织的土地。在当时的埃及,这样的小国家有若干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反映这个时期存在战争的雕刻和绘画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画墓中的水陆战图外,还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调色板等。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了前王朝末期两个国王蝎王和卡王的文物。关于蝎王,在北方今开罗附近的图拉也发现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结合蝎王权标头上的图刻内容,学者们推测,他可能对北方进行过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这个地区,这是最早的有关埃及统一的证据。
附:前王朝埃及考古文化表 按:学者们对前王朝时期埃及各文化的年代有不同看法,此表根据霍夫曼《法老前的埃及》一书绘制。见该书第16页。 早王朝时期
据曼涅托(生活于公元前4—3世纪之交的一个埃及祭司)记载,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此后,埃及经历了31个王朝(到希腊人征服以前)。近代的埃及学家又将古代埃及历史划分为若干时期,每个时期又包括了曼涅托的若干王朝。其中早王朝时期包括第1—2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2686年。
据曼涅托记载,美尼斯不仅是第一王朝的建立者,而且是埃及国家的建立者和统一者。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地区。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要塞城市——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腊人对该城的称呼),其守护神是普塔赫神(世界创造者、艺术和手工业的保护神)。现代考古学未发现有关美尼斯存在的任何物证。因此,现代埃及学家常把有文物证据的纳尔迈或阿哈与美尼斯视为一人,也有的学者怀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实性。
古印度
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
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
古印度建筑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
印度铜像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神游文明古国——印度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在喧闹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们都向往返璞归真。而印度传统音乐的基础正是“自然”。它歌颂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四季的旋律都在传统曲调“拉格”中得到体现——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虽然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但其实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
现在,这种传统的舞蹈在一股复古的潮流中再度兴起。不过,古时候的Natyam一般是独舞,而现在群舞更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在动听的音乐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独舞更胜一筹。时至今日,Natyam更发展成一套讲究技术的艺术体系.
古代巴比伦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4000BC,苏美人最早发明了表意和指意符号的象形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砖、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笔重而印痕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不是悬挂于空中,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人们把原本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除"悬挂"之外还有"突出"之意)错误翻译成“悬空”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 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王(公元前604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思乡成疾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的。据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置,从下面的幼发拉底河里抽上大量的水,来灌溉空中花园里的花草。
巴比伦空中花园构图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历史研究者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不可能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坍塌。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Mesopotamian plain)
没有太多的石块,因此研究者们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非比寻常,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砾,更有文献指出: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原本不应该是“空中花园”,由于翻译错误,因此变成“空中花园”。 之后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整个中世纪野蛮的欧洲。大约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1792BC,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689BC,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605BC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后来,神庙祭师集团当权,终于在538BC,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
古中国的文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大文明古国的先后顺序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
1、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
2、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
3、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
4、古中国(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国际上对此尚有争议。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扩展资料:
文明成就:
一、两河文明:
1、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8000年~1万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铁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历法——苏美尔人太阴(月)历(具体时间不详,早于埃及太阳历;有说法认为其有5000年历史)。
8、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犹太教(4000年前,与印度教并列)。
二、古埃及
1、世界最早的统一王朝/帝国——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51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数学——古埃及数学(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几何——古埃及几何(5000年前)。
4、世界最早的专用书写工具——芦苇笔、莎草纸(5000年前)
三、古印度
印度数字。
1、世界最早的三角函数——出自《太阳悉檀多》(公元1世纪成品)。
2、世界最早的日心说——出自《阿利耶毗陀论》(公元499年成品)。
3、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印度教(4000年前,与犹太教并列)。
四、中国
1、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冶炼黄铜(6700年前;4675±135B.C.)。
2、世界最早的农业——江西万年县万年仙人洞遗址驯化水稻、栽培稻植硅石(1.2万年前)。
3、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8000年前)。
4、世界最早的酿酒技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果酒沉淀物(9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骨笛(9000~86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2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孙武《孙子兵法》(2500年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大文明古国
早期文明
①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国家公共权力的确立。
②以阶级对抗为核心的社会分层现象。
③较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为王权服务的宗教力量的形成。
④文字系统的出现。
⑤青铜铸造和玉雕业的兴盛。
无论世界和中国,早期文明社会还有高低层次的差别,都经历了由初创到繁盛的阶段。最初文明的发端,既是多源的,又是有中心(核心)的,多源交汇和中心崛起两者相辅相成。
学术见解
①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已经或正在经历着从氏族到国家演变过程中的质的转变,为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或可称“原始文明”时期。这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如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的辽宁凌源牛河梁坛庙冢遗址,便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②以中原龙山文化为核心,中国各大文化区进入文明时代始创期,出现早期国家。
③以仰韶文化后期、大汶口文化后期、红山文化后期、良渚文化早期等为代表,约当黄帝、颛顼和帝喾时代,原始氏族社会走向衰落,出现了贫富分化以至初步的阶级分化,中国文明起源历程由此开始。
④仰韶文化属于原始氏族社会。
⑤二里头文化晚期相当于夏末商初,够得上称为文明,肯定进入文明时代。
思想
在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二百年这一千年中,人类在世界上的三个不同地区几乎同时地涌现和发展出了对自身的人性精神进行不同方面反思的学问,它们即是由古希伯来先知首创的神学、由古希腊哲人首创的哲学和由古中国圣人首创的人学。严格地说,它们都是反思人性精神的人性之学,不同的是,神学反思人性精神的神秘的意志力量,哲学反思人性精神的实践的理性力量,人学反思人性精神的道德的情感力量。它们虽各擅人性精神的一个侧面,各自成为了一个系统的学问,但它们的目的却都是在关心人类自身的命运。
文学
先秦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史以前的口头文学,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其中神话一部分却是相当丰富的。神话的产生远在阶级社会以前。它在广大群众中口耳流传,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富于艺术想象,这是口头文学的发展规律。诗歌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一种口头创作,完全是属于全社会的文学艺术。继《诗经》三百篇之后,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出万丈光芒的诗歌就是“楚辞”。
两汉文学,赋和散文都很发达。东汉产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赋和散文。但赋的成就实远在散文之下。汉初的赋,一般模拟屈原的作品,缺乏真实感、新鲜感,已不能引起读者多大的兴趣。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最有成就的方面是诗歌,五言古诗的发展尤为突出。它从建安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经过阮籍、左思、陶渊明等一系列诗人的努力,不仅作家、作品日益增多,而且艺术表现也不断提高,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风格,形成了五言古诗兴盛的时期。
唐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诗歌、散文、小说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二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
宋代的散文、诗、词,继承唐五代的成就,继续有所发展。话本、戏曲、说唱文学更为元明以来小说、戏曲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方面,在欧阳修、王安石和苏氏父子的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等的成就,进一步摆脱汉魏以来辞赋家的习气,一直影响到明清的许多古文家。宋词的思想内容不及宋诗丰富,艺术上却表现了更多的创造性,对后来词家的影响也比唐五代词大。
元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的武装起义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映在元代文学,特别在杂剧和民间文学里的主要内容是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对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反抗。它不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鼓舞了广大人民反对元朝统治的斗争。元杂剧是在我国深厚的民族艺术基础上,直接受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它又是时代的产物,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生活。
明代文学发展的轮廓是很清楚的。以中叶弘治、正德年间为界限,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文学,除在元明之际出现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外,成就是不大的。中叶后,文坛上开始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上的种种变化分不开的,是和城市工商业的繁盛,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群众的增加以及先进的哲学思潮及其对思想界的巨大影响紧密相关的。
清代优秀的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对封建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揭露批判达到了新的高度,艺术表现也有着显著的提高。作者们继承并发扬了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代章回小说的进步传统,创作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名的作品。清代传奇、杂剧是明代戏曲发展的继续。清代在诗、词、散文、骈文的领域里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不同的流派,几乎历代盛行的各种文学体裁均有所继承和发展。
艺术
1古中国美丽织绣
2蚕丝古老的时装秀
3织绣图腾皇家的独尊
4丝绣比头发丝还细
关于“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63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