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读书报告

网上科普有关“语言学读书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语言学读书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开题报告:研究课题...

网上科普有关“语言学读书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语言学读书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20年代的德语文学汉译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兼及研究现状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卫茂平先生曾作过一本《德国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与民国时期》,2004年由上海外教社出版,笔者偶然在图书馆读到,这是课题的缘起。导言中提及:学界近20年来对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讨论及成果虽蔚为可观,然关于单个语种史料详尽的却鲜有所见(英语日语方面兴许乐观些,其余小语种的状况则堪忧)。这也成了卫先生作此书的因由。但同时卫先生亦在后记中表示了遗憾:其书的资料来源基本局限于上海的主要图书馆,且受制于我国目前图书馆体制和书目编制水平的局限,所以不免有些遗漏,有时或也难免有失准确,尤其是散布在各地报纸上的译文和评论,查询起来颇有难度。

同年四川外语学院的莫光华教授在《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刊文《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指出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里,就整体水平而言,特别是与当前国内其它外语语种文学翻译研究的火热场面相比,德语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德汉译介学研究的缺位,与中德翻译文学史的梳理不足,恐怕也是忧戚相关的。

另社科院外文所的叶隽先生又为卫先生的书在《中华读书报》上专做过《德语文学汉译史的意义》一文:

“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晚清以来两大背景,必须关注,纵向是“传统赓续”,横向是“西学东渐”,而西学东渐一个重要的过滤器与输入口,是“翻译”,不将这一因素高度重视,是很难深入理解“现代中国”形成与建构的历程的。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说,清理近代以来的汉译史,极为必要。”

叶隽先生作此评论文章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借此书的出版引起学界对于德语文学汉译史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可惜这一努力似乎响应者寥寥。卫先生的书出版之后,关于德语文学汉译史就鲜有见到什么专著出现,只偶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一两篇短小的文章零星见诸报端。于是2006年在《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叶隽先生又旧事重提:“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到现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量的史实湮没,需要有人仔细搜集、精心考辨、拂去尘埃,还原历史的面目。”而这一块缺失目前不知是尚在研究中还是再度被搁置起来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尝试将卫先生的研究细化并且竭尽所能地深入一些下去?全面的细化与深入或许就笔者现在的学术水平以及曦源项目的时间节点出发是不现实的,但做一个时段限于十年间的德语文学汉译情况研究也许还是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的。并且作为德语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我们也很期待能通过在这项项目中的实践,为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而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了20年代这个被卫先生称为德语文学汉译“高潮的到来”的十年,亦不是未经慎重考虑的。

据卫茂平先生在书中的统计,20年代全国共出版德语文学汉译作品58部,其中53部出版地为上海。如果光从出版数量上而言,无论是接下来战争文学勃兴的30年代,甚而是出版事业因时局的缘故遭受重创的40年代,都比20年代要更庞大些。

但20年代这个十年间的翻译活动别与后来译介的重要性,在于许多在德语本土语境意义非凡的作者,或是被引介到现代汉语语境后在中国产生过或者仍然在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作者,在这个时期首次被译成汉语或作品最初被大量翻译。这种特殊性为许多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加了筹码。

这些作者中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包括歌德,格林兄弟(当时也有译作格列姆或格尔木等),海涅,尼采,施笃姆(时有译为斯托尔姆,施托谟等),莱辛(时译莱森),茨威格等。还有一些初次汉译昙花一现后就在民国译坛甚而当今中国就再也杳无声迹了的名字。

当时的翻译者是怎样的身份?出于何种心态引介特定的某位作家?选择作品又是以怎样的标准?引介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该作者在当时的德语语境或世界范围的影响是否相称,与其对当下中国影响力相比如何?悄无声息的冷遇或者极力的推崇,种种的遭际中又隐含着怎样的意味?报刊的德语汉译书评对这些作者在汉语语境的接受史产生了何种作用?德语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当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工具书的出现,德语教科书,学科术语形成的情况,或者这个学科究竟是形成了没有?)对德语文学汉译影响如何?

与此同时,20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亦是风声鹤唳的十年。

国人的团结救亡在这个十年走向高潮: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五卅运动爆发、国民革命的开始与失败。而在此之前,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学者们多年的努力之后也已卓有成效。

那么德中关系在这十年翻译史上是否起到某种导向性作用?哪些作品是由德语直接翻译过来的?哪些是经由日语或英语转译之作?对德语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译介的情况分别如何?

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在着手研究时所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

三.课题创新点及难点

就创新点而言,在上面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时其实已经涉及,此处不再赘述,聊以一句话简要概括之:德语文学的汉译史这一领域目前为止学界涉足者寥寥,应该说是一块很有开垦价值的沃土。

但这样一个选题对我们而言不得不说是颇费力气的一个任务。

首先,要把这个课题做得有价值做得符合学术规范将涉及到许多历史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史料的鉴别,史学研究方法,基本的史学理论。这对就读于复旦德语系的学生是有些不利的。虽然二人高考时选的都是历史一科,但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毕竟还是几乎全然陌生的。所幸的是出于个人兴趣的缘故,我们在大学两年里修读过许多历史系的专业课程,比如吴晓群老师的“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金寿福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旧约),邹振环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中国历史文选),韩升老师“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许多历史系老师共同开课的“中国古典文化”,同时也听了不少史学相关讲座,专业素养的不足通过这些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而章清老师的“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启发我们定下这个课题方向的诱因。其实定下这个课题时便是抱着做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想法的。这个研究关系到的学科素养可能的确偏重了历史学甚而偏离了本身的专业,就研究方法而言与自己两年来的德国语言学习基础不太相关,本专业带来的语言能力起着几乎纯粹工具性的作用。但是这个研究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说无论是从中国的德语文学学科史或者中德文学关系角度来看都是颇有些意义的。而在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时语言也成为我们二人相较与以历史为本科的同学的一大优势。

另外原始文献的查找也是一大问题。卫茂平先生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亦头疼于资料查找的困难性,并且很率直地说“因为害怕旅途的困顿和查阅的繁难,一开始就未抱遍访全国主要图书馆的奢望”。不过我们相信这一点总还是人力可以克服的,毕竟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我们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尽量多跑跑课题相关的全国主要大学的图书馆资料室和相关城市的图书馆。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总还是可以挖掘出一点点新的文献史料的。并且卫先生在《考辨》附录里列出了“德语文学汉译及评论书目”、“汉译德语文学作品合集书目”、“德语文学史论、评论书目”;出版时间,出版社,译者历历在目,为我们史料的查找和考证已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尽管困难,我们还是相信在卫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原始文献是具备可行性的。

叶隽先生的《中国文化里所具有的“世界精神”——德国文学里的中国图景及其思想史意义》谈到:

从求真角度而言,历史学之强调“史实考辨”,其意义在重视一种知识学意义上的渐进积累,因为徒称义理,是站不住脚的。但真正的史家往往不以此为贵,反而说:“学问文章,聪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

其实任何的学术研究应当都是如此,在翻阅过大量的前人研究和原始材料后,如果能从新颖的角度入手,整合梳理并且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才是整个研究的最大的价值所在,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但有没有这个悟性,却不是我们敢于妄言的了。

四.课题预期成果:

发现一些新史料,较为详细完备地梳理这10年间的德汉翻译史料文献,尽量解决以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结题论文。

五.参考文献: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叶隽

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另一种西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隽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丛书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

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卫茂平,马佳欣,郑霞

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文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德)屈尔曼主编

施笃姆诗意小说选 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武能译

歌德与中国 三联书店 杨武能

中德文学研究 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铨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3卷6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1840——1919) 上海书店出版社 魏绍昌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 上海书店 施蛰存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 天津人民出版社 唐沅等

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 林煌天等

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闲看风云多变幻,且凭鱼鸟自在游

? ——己亥秋月武汉新课堂演示学习随感

温景祥

八月底以来奔忙于各种琐碎事务之间,每至静夜反思,竟无一日感到内在的充实,摆在桌上的书也没看几页,匆匆忙忙、恍恍惚惚,到了九月二十号下午终于有机会稍作逃离,以作反观。虽说做个小备长也不算什么重要的工作,但为什么让自己如此的仓皇呢?果真是自己的学识不够、钻研不透吧,那么该怎样回归到应有的节奏,让自己从容不迫而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呢?这两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诸多不足,希望能对自己的状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这两天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做示范课与报告的专家都是全国著名的,虽说没有成为什么教育教学专家的野心,但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不足,并且从他们的从容与丰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总结心法,苦练内功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在文史哲方面具有准确、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才能站稳讲台,顺应变化。在信息来源多元、信息获取便捷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能洞察世事、高瞻远瞩,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语文教师的阅读内容、读书方法、研究思路都应该得到适当的提升。如这两天带来示范课的吴欣歆、余党绪、熊芳芳、谭小红四位老师,她/他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从平常中出新意,能从现象中到本质,这需要自己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需要自己对历史文化、现实社会有更加深远的思考。如吴欣歆老师在引导学生去研读《诗经》时,能牢牢抓住文学文本本身与文本之外方方面面的关键点,并将这些核心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对于研究程序与研究角度有清晰而深远的思考。余党绪的课蕴含了他前期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功力,熊芳芳老师在分析《促织》时关注到了人的命运与社会体制的关系问题,谭小红老师从“抖音”出发,关注了多媒介阅读的时代,人的思维与人的发展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有长期积淀和独特修炼心法才能到达的高度。

就个人而言,自工作以来虽然也不废读书,但躲进小楼成一统,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总沉浸在历史文化与书画艺术欣赏这些内容上。自这个暑假读完王荣生主编的“教什么系列”,并且读完基本关于学习心理与课程理论的著作之后,才稍有一些心得,这个暑假在撰写关于书写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论文过程中,对自己的种种不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修改五遍之后,那篇关于阅读的论文也终于被接受了。今后的阅读,虽然可以继续朝着自己的爱好出发,不过更应该练就自己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将自己的逻辑思维真正提升起来,我们在思考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时候,为什么不首先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让自己在语言学、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思考方面有更充分的发展呢?

二、沉静笃实,精准突破

接受了多场新课标的培训,自己对新课标的内容也前前后后翻阅了几遍,各类专家的引领也越来越清晰,此时最需要的,确实自己沉静笃实的状态。最近不太淡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种观念的冲击:有些人折腾了一些新花样,赚到了一些新成果,成就了一些新功名,自己要不要跟风贴金?学业水平标准不清晰,考查方式不确定,改变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点并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如何平衡各方面的诉求,完成更方面的任务,让教学有序而有质量地开展?如何让大家在某些基本能力训练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又同时保持各自的特色,做到和而不同、交流碰撞地发展呢?

许许多多的问题迎面而来,自己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未能全面深刻地做好准备,所以总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经过这两天的反思,我初步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希望自己能够沉静笃实,对于各种问题能够精准突破。

所谓沉静笃实,就是把握核心内容、专注核心素养,认真钻研新高考,在高位思想的指引下制定三年能力养成计划。这两天的专家报告提供了一些信息,也隐藏了一些信息。陆志平教授解读新课标内容的时候,将新课标放到千百年历史背景下来分析,放到不同文明思想的背景下来衡量,放到现实困境与发展前瞻来考量,让我对于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让我在制定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上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王本华老师将编写教材的经历和思考娓娓道来,让我对于专家们在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思考有一点理解。经过学习,明白专家们强力推行“任务群学习”、“真实情境教学”的初衷,这不同于某些用花样博取眼球的方式,需要教师在更全面、更深刻思考语文之下进行。当然,这也对命题专家有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教学还是命题,都需要读熟、读透文本,都需要在文化层面上、心理层面上、发展层面上综合考虑。

而精准突破,就是需要明确规划训练的内容与目标,需要落实训练的程序与监控训练的成果。我们依旧是新课标、旧教材、新高考,所以要重新全面思考三年后高考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提早准备,分解训练。如练字,虽然尝试了三周,但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们的意识也没有得到强化,许多人也没有真正去领会字帖,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自己未能找到最合理的训练思路,所以让老师们都持着怀疑的态度,这是探索性的实验,需要挑选更加合适的范本,提供更加清晰而更具操作性的办法。如背诵篇目,虽说考试院还没有最终公布篇目,王本华老师已经否定了七十二篇的说法,可以从课标与课文精讲内容、课文背诵要求重合部分出发,把最重要的篇目落实了,把一些超出能力范围又没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去除,真正做到给师生减负。然后就是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了,书评要继续写,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作精准的解读,也可以借助文本分析提升学生的思考,关键是选取的材料与主题,要符合新高考的方向,要符合高考思维能力的要求,要将专题群文的内容拓宽并纵深,真正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品位、培养学生的额情怀。

三、顺应变化,创新融合

顺势而为不是随波逐流,是要有底气、有方向、有毅力地改变自己。今天谭小红老师的“当代文化参与——‘抖音’现象的文化思考”让我感受颇深。在课堂上,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熟悉调查问卷制定的原则与艺术,清晰自己设置的问题与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想引领方面的关系;(2)能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种种现象,能看到现象背后的社会人生,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种种表象背后的文化心理,能关心社会思想的发展,能弘扬正能量,有家国情怀。在学生的现场表达中,可以看到他们深厚的阅读积累与独到的社会见解,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多数学生,在拼分数的学科学习中,难有这样的能力和情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综合分析下判断、在深刻思考下表达,不能说自己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听着谭老师的课,我构思着智慧课堂展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谭老师让学生去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思考,所以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课堂更加具有针对性。谭老师展示了关于抖音的调查问卷、指定群体对于抖音的态度、不同媒体关于抖音的评论、抖音的广告等内容,让学生站在文化思想的背景下观察社会现象,提升自己的认识,在拟调查问卷、写调查报告等方面有具体的训练。这其实在提示我们,对于许多新事物,要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又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思考,在交流碰撞中自然会引导学生走向理性,自然能引导学生从更高远、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生活,然后真正的语文学习动力。

四、返回语文,从容不迫

或许真的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真的感受到了年华逝去带来的内在紧迫感,真的感受到了一无所成的焦虑与空虚,所以越来越不能在本真的语文世界里沉醉了,许多努力都显得越来越功利。这些外化语文,走向功利的想法包括——出于对评职称的考虑,总想着给自己积累几张证书的想法;因为有对成就感的获得需求,总想抓住什么机会,不能沉下心理好好钻研教学,不能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写字,越来越容易焦虑,越来越缺少耐心。

麻烦都是自找的,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牢记“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修炼自己的道路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在处理世俗种种事务时从容不迫。既然很多事情不得不去面对,就提前做好准备,慢慢地打磨,充实自己,深入浅出。既然自己已经无法改变命运,不妨且听风吟、且看月幻、且感变化,回归到学习者、探索者的位置来,让自己真正成为一本丰厚的书、有趣的书,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做本色的自己不容易,但能至诚,自然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吧,虽然才拙,或遭耻笑,但也能确保无虞,平安地完成任务,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充实。这两天的培训,见识到刘老师的真诚与卓越,真的照见了自己的肤浅与急躁,一名语文老师,简简单单地,多好。

似乎越来越难适应这个世界了,但又有什么是容易的呢?轻轻松松的状态从来不属于自己,只能安于本分,继续默默地奋斗吧。某天在书店翻看《近思录》,印象中有这么一句话——凡事到了难处,便是精进之时。这一个多月,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过得这么难,或许正是“困然后学”的前奏,唯有清醒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努力,才能好好地走下去吧。

感谢能够指出我的错误的备组亲友团,感谢给我提供学习机会、让我反观自己的刘老师,感谢家里人对一个不思进取、不能为家人带来骄傲的我如此宽容。

关于“语言学读书报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8873.html

(183)

文章推荐

  •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念,什么是科学,什么是

    网上科普有关“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念,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念,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真理:是人们对

    2025年01月04日
    172
  • 水循环加剧将减缓全球变暖

    网上科普有关“水循环加剧将减缓全球变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水循环加剧将减缓全球变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2021年9月23日,《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刊登了一项由迈阿密大学(Univer

    2025年01月08日
    172
  • 高中毕业能去计算机学校学技术吗

    网上科普有关“高中毕业能去计算机学校学技术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中毕业能去计算机学校学技术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可以学it呀,it现在前景很不错,需要的岗位也很多,就业很好。一般高中毕业培训一段时间,就基本掌握了。当然可以

    2025年01月16日
    202
  • 新能源科幻

    网上科普有关“新能源科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能源科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月13日,新宝骏旗下首款电动车型,新宝骏E300正式亮相。该车定位于纯电动微型车,它也承担着为新宝骏打开新能源市场的重任。外观:充满科幻气息初见

    2025年02月01日
    161
  • 安全教育日的手抄报设计内容及精美

    网上科普有关“安全教育日的手抄报设计内容及精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全教育日的手抄报设计内容及精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关于安全教育日的手抄报设计内容及精美1关于安全教育日的手抄报设计内容及精美2

    2025年02月06日
    155
  • 玩家实测“微乐到底能不能开挂”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7日
    24
  • 玩家实测“四海大贰有没有挂”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30日
    29
  • 5分钟教程“斗棋好友麻将合集有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4日
    23
  • 分享干货”微乐麻将自创房间有挂吗(如何开挂)

    分享干货”微乐麻将自创房间有挂吗网上科普有关“分享干货”微乐麻将自创房间有挂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分享干货”微乐麻将自创房间有挂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分享干货”微乐麻将自创房间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2025年03月10日
    13
  • 广东雀神谁买过作弊(其实真的能开挂)

    广东雀神谁买过作弊网上科普有关“广东雀神谁买过作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东雀神谁买过作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广东雀神谁买过作弊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

    2025年03月30日
    5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20日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20日

    希望本篇文章《语言学读书报告》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20日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语言学读书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语言学读书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开题报告:研究课题...

    联系我们

    邮件:东南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