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解题思路: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中部、东岸分别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气温和降水也各不相同.
读图可知: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它们主要分布在五带中的热带,说明影响热带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2)读图可知: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3)图中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高,大陆西岸.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纬度位置偏低,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4)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北纬50°的亚欧大陆西岸、内部、东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离海洋近的地方,降水多,气温年变化小,离海洋远的地方,降水少,气温年变化大.(5)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温带洋性气候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变化大,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变化较大.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各月都很少,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
故答案为:
(1)主要分布于五带中的热带;纬度因素;
(2)热带沙漠气候;
(3)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高,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纬度位置偏低,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4)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陆因素;(5)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变化大,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变化较大;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各月都很少,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
点评:
本题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气候的分布,认真读图回答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及分布归纳
先搞懂?成因分析,再把三圈环流搞明白,再把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结合原理记一下,每种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记一下
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1.太阳辐射
①太阳辐射决定各地气温的高低。
②太阳辐射决定各地在气候带的位置。
③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④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地带性因素。
⑤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来源。
2.大气环流
①大气环流上要影响各地降水的多少;其次也影响了气温。
②不同的气压带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③季风环流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一东亚季风气候与南亚季风气候。
④大气环流是气候形成的地带性因素。
⑤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的分布,是造成全球降水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
3.下垫面因素
①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②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影响了各地的气温。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降水均匀。
③海陆分布状况不同,热容量不同,形成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④地形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A.形成了水平气候带与高山气候带;
B.影响了各地气温: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m;
C.影响了各地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焚风、雨影区);
D.影响了气候带的延伸;
E.洋流影响了气候:暖流可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而寒流则起降温减湿作用;
F.形成了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G.地形差异影响了气候: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H.植被覆盖率不同影响了气候:覆盖率高——调节气温,气温变化小,涵养水源,风速小,湿度大;覆盖率低——气温变化大,水土流失严重,风速大,湿度小,水旱灾害多,尘暴盛行,气候恶化;
I.大陆轮廓形状不同影响了气候:大陆海岸线平直——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小;大陆海岸线曲折——受海洋的影响大;大陆形状——决定了某地区在哪个温度带、气压带风带所控制的面积,从而决定以何种气候为主。
4.人类活动
特殊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一)热带雨林气候?
1、四个特殊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巴西东南沿海和中美洲东北。
形成原因:纬度较低;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纬度、地形、风带、洋流)
2.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地形、风带、洋流)
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二)热带草原气候
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地形)
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3、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处在亚洲热带季风环流范围内,气候特点的形成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风从赤道附近的洋面吹向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地带来丰沛降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形成炎热多雨的湿季。冬季盛行东南信风,由于是从澳大利亚内部吹向赤道附近的离岸风,因此降水少为旱季。
4、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草原气候。地处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与东侧相比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形成亚热带草原气候
(三)地中海气候
1、南北美洲分布面积小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使得地中海气候呈狭长状分布,且面积较小。(地形)
2、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海陆分布的影响。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大陆轮廓、地形、洋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2.?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地形)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发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了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
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3.由于海陆分布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气候?
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 东南角
5.新西兰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沿海。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降水相对均匀而且较多。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北部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北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但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依次更偏北
(六)温带季风气候
北美缺少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的阻挡作用。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气候。(地形)
(八)热带沙漠气候
1、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北延伸的原因: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洋流)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
3、南美洲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和安第斯山脉对东部气流阻挡的影响。
(九)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 ? 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
世界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及分布归纳如下:
一、热带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成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
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成因:赤道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3、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分布:南北纬15°~30°,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最为典型。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导致炎热和干燥成为主要气候特征。
4、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气温皆高,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分布: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二、亚热带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亚热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东南部。成因: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
2、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十分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三、温带气候
1、温带海洋气候,特点: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欧最为典型。成因: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
2、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分布:北纬35°~55°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大部、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成因: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3、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以草原、荒漠为主。
分布:北纬35°~50°大陆内部,主要分布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成因:远离海洋使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四、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高。分布: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成因: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冬季常受北极气团侵入,暖季有时受热带大陆气团伸入。
五、极地寒带气候
1、极地苔原气候,特点: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月份。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成因: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
2、极地冰原气候,特点: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分布: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冰原高原。成因: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
六、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海拔高、气温低。分布: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区。成因: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全年低温。
关于“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1-983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气候分布教学要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解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