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数学小知识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数学小知识 1.北师版数学一年下册包括哪些知识,
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 一、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三、加减法(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数与代数 五、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七、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空间与图形 四、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统计与概率 八、统计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实践活动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 *** 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 *** 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二、观察与测量 知识框架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知识点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三 加减法(一) 知识框架 加减法(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2.一年级数学下册难点重点都有哪些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点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zhidao如果只有加减法,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知识点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总结: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回即加减法或乘除法为同级)。
知识点3:在含有加减乘除法(不含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总结:先乘除后加减。
知识点4: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总结答: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5:0不能作除数。 总结: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一个数乘以0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无意义)。
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知应会内容是什么
一 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8、7
3.十几减6、5、4、3、2
二 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三 认数
1.认识整十数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认识几十几
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5.数的顺序
6.比较数的大小
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四 加法和减法(一)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2.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4.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6.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五 认识人民币
1.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2.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六 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4.北师大版数学1
在圆上取三点 两两连接 做其垂线 相交于一点 那就是圆心 过圆心交与圆上的线段 是直径 过圆心与圆的一点的是半径 1.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 不能为零 . 。
3. 分数 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一 个数与分数相 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4. 分数 乘整数: 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 倒数: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 分数 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 倒数,例如 3/4 把 3/4 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 置,把原来的分 子做分母,原来的 分母做分子。
则是 4/3 。 3/4 是 4/3 的倒数,也可以说 4/3 是 3/4 的倒数。
7. 整数 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 倒数,例如 12 ,把 12 化成 分数,即 12/1 ,再把 12/1 这个分数的分子 和分母交换位 置, 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 原来 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 1/12 , 12 是 1/12 的倒数。
8. 小数 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 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 0.25 ,把 0.25 化成分数,即 1/4 ,再把 1/4 这个分数的分 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把原来的分 子做分母, 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 4/1 9. 用 1 计算法 : 也可以用 1 去除以这个数,例如 0.25 , 1/0.25 等于 4 ,所以 0.25 的倒数 4 ,因为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 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 这种规律。 10.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 分数除法计 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 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 分数除法的 意义: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 数。
13. 分数除法应 用题: 先找单位 1 。单位 1 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 分率用乘法,求单 位 1 用除法。
14.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 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 一, 其实它们之间的问 题完全可以用一 句话概 括: 比,等 同于算式中等 号左边的式子 ,是式子的一 种(如: a:b ) ;比例, 由至少两个称 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 且这两个 比的比值是相同 (如: a:b=c:d ) 。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 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 由至少两个比值 相等的比组合 而成的。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 , 是比的意义。比例有 4 项 , 前 项后项各 2 个 . 15. 比的基本性 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
比值不 变。 比的性质用于 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 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 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 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 :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 比例 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 外项的乘积等 于两个内项的 乘积。比例的 性质用于 解比例。
17. 比和比例的 区别 (1) 意义、项 数、各部分 名称不同。比 表示两个数 相除;只有两 个项:比的 前项和后 项。
如: a:b 这是比 比例是 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 项:两个外项和两 个内项。 a:b=3:4 这是比例 。
(2) 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 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 项都乘或除以 一个不为零的数。
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 等于两个内项 的乘积相等。
比 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联系: 比例是 由两个相等的比 组成。
18. 比和比例的 意义 比的 意义是两个数 的除又叫做 两个数的比 , 而比例 的意义是表示 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是 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 ,有两项;比例是一 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 等,有四 项。
因此, 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而且, 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 而另一种形式, 分数有括号的 含义! 19. 比和比例的 联系: 比和比 例有着密切联 系。
比是研 究两个量之间 的关系,所以 它有两项;比 例是研究 相关联 的两种量中两 组相对应数的 关系,所以比 例是由四项组 成。 比例是 由比组成 的,如果没 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 在。
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 把比例式中右边 的比看 成一个数,比 和比例此时又 可以统一起来 。 如果两个 比相等,那么 这两个比 就可以组成比 例。
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 相等。 20. 圆 : 平 面 上 到 定 点 的 距 离 等 于 定 长 的 所 有 点 组 成 的 图 形 叫 做 圆 。
21. 圆心: 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注: 圆心一般符号 O 表示 22.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圆的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 示。 23.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 叫做圆的半径。
半径一般 用字母 r 表示。 圆的 直径和半径都 有无数条。
圆是轴对称图 形,每条直径 所在的直线 是圆的对称轴 。 在同圆或等圆 中:直径是半径的 2 倍,半径是 直径的二分之一 .d=2r 或 r=d/2 。
圆的半径或直 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 位置。 24.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 C 表示。
25. 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 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 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 ) ,用字母 π 表示。
计算时,通常取 它的近似值, π。
5.小学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穿激扁刻壮灸憋熏铂抹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
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
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小学科普小知识小演讲
嗨,小科学家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科学的奇妙世界吧!在这个科技小报里,我们准备了一份科学小知识大餐,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快快吃起来吧!
植物的秘密
你知道吗?植物可是地球上神奇的小精灵。它们不需要嘴巴,也能自己吃东西,只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就能把它们变成营养丰富的果实。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厉害啦!
水的奇妙之处
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不仅可以喝,还是个神奇的变形小达人。它可以变成固体的冰,也可以变成气体的蒸汽。下次你喝水的时候,记得观察一下它的变化哦!
声音的秘密
声音是振动的传播,它可以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可以传播 340 米呢!所以,当你在和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声音已经飞了好远好远啦!
电的魔力
电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夜晚,让我们用上电器。电是怎么来的呢?它可以来自电池、电线,还有雷电。记得不要乱碰电线,它可是很危险的哦!
磁铁的魅力
磁铁是一种神奇的石头,它可以吸附铁、镍、钴等金属。磁铁有两个极,分别是北极和南极。如果把两个磁铁的同极放在一起,它们就会互相排斥;如果把两个磁铁的异极放在一起,它们就会互相吸引。
太空的浩瀚
浩瀚的宇宙里,有着无数的星星、行星和银河系。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小星球,我们太阳系是 Milky Way 银河系中的一员。太空中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科学的力量
科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世界的奥秘。通过科学研究,我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行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小科学家们,科学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发现更多的奥秘吧!
1. 小学科普地理小知识ppt
小学科普地理小知识ppt 1.有趣的地理小知识
1 地理差异 中国北方多旱田所以以小麦为主所以北方人爱吃面食 而南方多水田所以盛产水稻 所以南方一吃稻米为主 而英国是属于海洋性气候 一年四季温暖潮湿所以盛产多汁牧草 所以以吃奶酪牛扒为主 这是地理差异带来的人们生活习惯.
2教你看上弦月还是下弦月 有一个简单的口诀是 上限月上半夜 下限月下半月 也就是 你但凡能在半夜12-00 之前看到的月亮都是上限月 上限月是什么时候升起来的呢 ? 是每天的中午12点 那我们看不见的原因你该知道了把 当然是因为太阳太亮了啊 下限月是每天半夜十二点升起来的 要是哪天你踏着黎明去上学 那你看到天边的月亮就一定是下弦月了 很浪漫的
2.地理小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6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人种。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 语。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
3.适合小学一年级的科普知识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
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
4.求够大量的地理小知识
狭长的岛国--日本:素有"火山地震国"之称.它的象征是富士山,富士山也被日本人称为"圣岳";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与美国对日本那颗原子弹的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与金字塔.泰姬陵同名;语言和人种的博物馆;宗教万花筒--印度;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小印度"孟买;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永久爱情的象征--泰姬陵;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正在消失的湖泊--咸海;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圣地--麦加;圣城--耶路撒冷!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另外近些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
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
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
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
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见附表)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个纪开始吧。
最古老的纪叫震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
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
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
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
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
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
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
关于“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2-147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年级下册科学小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