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球变暖?

网上科普有关“什么是全球变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全球变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白天为何会变得...

网上科普有关“什么是全球变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全球变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白天为何会变得那么黑?大雪为何下得那么早?极端天气事件近年来为何那么多?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如果温室气体无法得到控制,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在内的各种灾祸将席卷地球,使人类遭遇“末日式劫难”。

早在1995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众多科学家已指出:潜在的气候变化已是确凿无疑,在某些地区极度高温天气、洪水、干旱的发生将变得更加频繁,随之而来的火灾、虫害爆发以及生态破坏也不可避免。

想想那些面临家园消失的“气候难民”—他们的灾难,有百分之多少是因为你呢?如果你弄清楚了这一切和“碳”有关,你还会觉得低碳离你很远吗?

1.“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

2009年12月7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世界政治精英们,在这里共商良策,为我们的地球降温。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是人类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又一次至关重要的自我救赎。

小贴士

1988年—首次敲响全球气候变暖警钟

1988年的一个夏天,美国的69个城市,创下了最高的单日高温记录。在洛杉矶,温度计的水银柱直指43℃,400个变压器在一天之内相继爆炸。与此同时,美国中西部也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在那个异常的夏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多伦多召开会议,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开始着手准备即将于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20世纪最后10年中具深远影响的会议之一,从此敲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

在大会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斐济的代表拉维塔,在谈到自己的国家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时,她泪洒会场,让全世界为之动容。拉维塔说:“我有一个希望,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有一个家。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屿。”拉维塔的眼泪背后,是对可能失去家园的无尽忧虑,是对保护家园的无尽渴望。

2.即将消失的美景

按照气候学家对全球变暖的预测,其实不仅仅是拉维塔所在的斐济岛,世界上将有无数自然美景或者奇观消失。最有可能消失或者正发生剧烈变化的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地方。

即将消失的美景

小贴士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200多万美国民众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我国2010年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图瓦卢,是仅次于瑙鲁的世界第二小国,面积26平方千米,由9个环状珊瑚群构成,全国最高海拔只有4.5米。从1993~2010年的17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有科学家认为,图瓦卢将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

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区,由2900座珊瑚礁组成,从空中俯瞰大堡礁,它像一颗闪着蔚蓝和纯白色光芒的明珠,被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污水、农药入海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当地的珊瑚礁大量垮塌。珊瑚生长区的海水温度每提高1℃,都会引起珊瑚白化并加速其死亡。如果等待珊瑚礁开始重新自然生成,恢复成现在的规模至少需要200~500年。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中东的死海、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等美丽的风景。据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研究认为: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达到4℃,那么85%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将不复存在。

3.科学家推测未来气候

2009年中国各海区海平面变化(数据引自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公报》)

小贴士

2010年,中国气候最异常的一年

2010年,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气候最异常的一年。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是1961年以来第10个最暖年,也是第14个连续气温偏高年。全年降水偏多,季节和区域分布不均,旱涝灾害交替发生。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暴雨频袭华南江南、海南遭遇罕见降水、强降水引发舟曲泥石流我国2010年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超过5000亿元,因灾死亡48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为近10年来最多。(数据引自《2010年中国气候公报》)

全球变暖了,但究竟暖了多少?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其中仅1956~2005年的50年间,增幅就达0.65℃。对普通百姓,一天之内区区0.74℃的温差几乎无法感知,但对整个地球,地表平均温度的这个差值却非同小可。

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被誉为“欧洲水塔”的阿尔卑斯山在2050年时将会失去70%的山顶积雪;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在2035年会全部融解;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将减少131.4平方千米。

气温的不断升高,冰川的不断融化,将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米。对此,各国的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其结果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到2100年将比1990年上升1.4~5.8℃。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从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于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

4.二氧化碳为何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图解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六种气体。二氧化碳分子的增温效应并不是最大的,1个甲烷分子的增温效应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的21倍。为什么二氧化碳却变成了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呢?

小贴士

温室效应的原理

太阳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那是因为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远远大于其他气体,而且在大气中的生命期相当长,因此它的温室效应最大。二氧化碳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增高,大气变暖后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

专家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0.5~2.0℃;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00%,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1.5~6.0℃。如果这种估计正确,到21世纪中期以后,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就不可被忽视了。

5.碳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碳(C)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它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极为丰富,碳循环就是含碳的物质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循环,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二氧化碳的再生。以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植物和动物所利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植物或动物的遗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另外,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等,被人们开采出来后,通过燃烧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也加入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

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日益增高

小贴士

现代工业发展对碳循环的影响

大气中CO2的含量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以前相当稳定,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CO2的生成量每年增加4.8%。其结果是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异常。

由此可见,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6.什么是低碳经济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改变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小贴士

低碳经济理解误区

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走向贫困,而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走向富裕。应当通过技术革新,使人们在生活进步的同时减少碳排放。第二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其实低碳经济应靠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能源技术发展提高碳效率,减少碳排放。第三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低碳经济就在我们身边,它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落实到现实的行动的。

具体包括:①低碳的生产方式。通过低能耗、集约式的能源和资源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②低碳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低碳和无碳能源的供应,控制化石能源使用量。③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社会节能减排,抑制高耗能产品消费,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高碳偏好,实现低碳生存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7.低碳经济发展历程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公约缔约方大会(COP)。

低碳经济发展历程

小贴士

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

2008年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英国也是全球率先推出并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国家。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上,由159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以法律形式要求41个工业化国家控制并减少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并规定了这些国家减少排放的限额,其目标是在2008~2012年期间,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这标志着地球村的人们已经迈出了共同努力保护气候资源的重要一步,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采取的一项重大而具体的行动。

2003年2月24日,英国贸工部发布了一份主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这是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政府文件中。

“京都议定书”中二氧化碳主要排放国减排目标

8.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12月3日,世人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1.1万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目的在于针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寻求国际共同解决措施。

在经过十多天的激烈交锋和艰苦妥协后,大会终于通过名为“巴厘岛路线图”的决议。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巴厘岛路线图”被认为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小贴士

中国为绘成“巴厘岛路线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公约》的规定,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的这些努力得到各国普遍好评。

9.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能源使用结构;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体来讲,改变能源结构是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一次能源使用中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指在工业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使用而实现碳减排。

小贴士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受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低碳经济实现途径表现在: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等。

10.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声音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低碳”成为热点话题,而中国态度则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面对此承诺,我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与此同时,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水电装机3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到那时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7.5%提高到15%,森林覆盖率从18.2%提高到20%。即使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也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的努力,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当中,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相关的投资就达到了5800亿元,专门用于环保的是2000亿元(数据引自光明日报)。

小贴士

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研究助推我国国际碳减排谈判话语权

2000年以来我国对黔、滇、湘、桂及川等省(区)岩溶区千余洞穴的气候变化进行地质调查,准确获取了调查区土壤碳储量,全国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为15339吨/平方千米,显示我国土壤碳库巨大固碳潜力。研究发现岩溶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全球每年吸收CO2约6亿吨,我国岩溶每年吸收CO2约7千万吨。上述成果,为我国在国际碳减排谈判获得话语权提供重要依据。

11.气候变暖危与机

气候变暖,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人类面临着重大生态环境危机。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各国纷纷响应号召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

小贴士

全球变暖七宗“罪”

科学家近年来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不能全面预测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多种变化,但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科学家们列出全球变暖七宗“罪”:

(1)岛国命运堪忧;(2)天灾威胁加重;(3)生物链被打乱;(4)传染疾病肆虐;(5)水供需矛盾加剧;(6)夏天热浪频仍;(7)经济发展蒙阴影。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峰会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经济就必须转型到低碳经济。这预示着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40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种国际大背景,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如何探索走出一条能源的低碳之路,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低碳之路,成为当前社会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地球究竟是变冷还是变热

一)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正在于人类的活动。在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过程中,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有机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室,因此这类气体被统称为温室气体。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之一。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10-50公里范围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阻挡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因此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北极圈的臭氧浓度明显降低,南极圈的臭氧层还出现了空洞。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它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近数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化合物与哈龙作制冷剂、除臭剂、喷雾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释入大气并扩散入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为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统计表明,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种正受到威胁。1996年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毁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影响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四)酸雨蔓延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降落地面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及名胜古迹遭受破坏。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主要是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人类的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越高,消耗的能源也越多,酸雨的危害也就越大。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区,一个在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一个在北欧,另一个就在中国。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酸雨区不断扩大,目前酸雨区面积已接近国土面积的1/3。其控制已被列入国家绿色工程计划。

(五)森林锐减

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和不恰当的开垦,再加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近50年,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而且其锐减的势头至今不见减弱。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仅13?郾9%,约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1/3,而森林锐减的势头却并不逊色。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六)土地荒漠化

过度的放牧及重用轻养使草地逐渐退化,开荒、采矿、修路等建设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沦为荒漠,我国在这方面是较为突出的。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的贫困化。

(七)资源短缺

近数十年来,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有很多资源显现出短缺的现象。最重要的有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胁,2000年缺水人口增加到1/2以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为供应粮食所需的耕地日见紧张,而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却在不断地占用大量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在使耕地的质量不断降低,这一切使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正随着工业建设的速度急剧增加,很多矿产的储量在近数十年内迅速减少。专家预计,再有50~60年即可耗去石油储量的80%,某些贵金属资源则已近消耗殆尽。

如再不认真对待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人类总有一天会面临无米作炊的绝境。

(八)水环境污染严重

人口膨胀和工业发展所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水废水终于超过了天然水体的承受极限,于是本来是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鱼类死亡,藻类疯长,更为严重的是,本来足以滋养人体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质而使人染病,甚至致人于死地。工农业生产当然也因为水质的恶化而受到极大损害。水环境的污染使原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加上水的洪涝灾害,构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水危机。

(九)大气污染肆虐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细小的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它们与太阳光作用,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 1998年我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可见问题之严重。

(十)固体废弃物成灾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的,至今已成为地球,特别是城市的一大灾害。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周围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有的工业废弃物中含有易燃、易爆、致毒、致病、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更为严重。

显然,上述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这是涉及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挑战,人类不能回避,更不能听之任之,贸然对待。人类必须、也只有人类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

变热

冬天消失意味着天气变暖,这个后果真令人可怕.太平洋、印度洋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将要被海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原先住在那里的成千上万居民,不得不迁移到别的国家.有的人曾经计算过,当冰雪全部消融后,海平面大约上升60m,这意味着凡海拔高度低于60m的地方,包括纽约曼哈顿摩天大厦第20层以下的地方,都要被海水淹没……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这是不是有人故意在危言耸听呢?不,一些科学家已找到了证据:由于海平面上升,陆地正在下沉.如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与上个世纪同期相比,大约下沉了15cm左右.

气候变暖的趋势还可以从全球气温记录来证明.据英国气象部门统计,1988年是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一年.本世纪末,年平均气温升高的情况曾出现6次,且都发生在80年代.到了本世纪初的90年代初,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9℃.可见地球在明显地变暖.

那么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呢?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日趋严重.全世界每年要向天空排放120亿吨之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有一种奇特的功效,它能大量地吸收大气层表层和下层的热量,并阻止它们散失到空中去,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所以科学家用温室效应这个词说明二氧化碳的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气候变暖的趋势就会越明显.

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某些微量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远比二氧化碳厉害.这些微量气体包括;有机物腐烂产生的甲烷、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土壤中氮肥释放的一氧化二氮……这些气体目前含量虽然还不多,但它吸收热量的能力却很强,能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作用放大.

除此之外,还有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工热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规模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使城市的温度比郊外高出0.5~1℃,这种现象有人叫作热岛效应.

以上理由似乎足以证明地球在变暖.然而正当一部分科学家争相提出控制温室效应的办法时,另一些科学家却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

阳伞效应

近年来,抨击气候“变暖说”的学者接连出现.一些科学家纷纷发表研究成果,他们指出:地球正在向低温化、湿润化的方向发展.那些认为地球温暖化的观点,不过是人们对未知自然的误解.

美国的一些地质学、地理学、古生物学、考古学的专家认为,“变暖说”的观点以气象观测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而气象观测站的数据97.5%取自城市和城市的周围,不难看出,在城市的周围才存在着人为的升温,所以变暖说缺乏有力的依据.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通过卫星温度测量证明,地球平均气温从1979年到1988年没有上升,甚至还在下降.在北半球,温度在10年中稍有增高,但南半球温度在降低.总的来说,地球是在变冷.

美国农业部多年来跟踪研究,发现地球是在降温.他们对1200个以上气象观测站的数据作了详尽的分析,从1920年以来,温度有所上升的只是大城市,而在城市郊区和农村,气温在下降.

我国的气象专家也认为,我国的气象资料也表明了气温呈现下降的趋势.

地球在变冷,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做了种种有趣的解答.

有的说,我们的地球每隔几万年要进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这在地球史上叫进入冰期.到时候全球银装素裹,连赤道也不例外.地球已经历了将近1万年的温暖期,人类似乎已听到了冰川匆匆赶来的脚步声.

有的科学家说,天气变冷与地球上的“阳伞效应”有关.什么是阳伞效应呢?这是指地球大气中烟尘引起的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火山爆发的次数已由平均每年16~18次增加到37~40次.而从1880年~1970年,北半球人为烟尘已增加了3倍,工业、汽车、炉灶等排放的烟尘在不断增加.这些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犹如地球的遮阳伞,它能反射和吸收太阳的辐射,引起地面温度下降.

气候变暖或者是变冷的预测,科学家各执己见,存在很大的分歧.一位澳大利亚沃伦昂大学的教授埃德·布列昂特说得似乎也很有道理.他说:“气候在变,但变化的原因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他说气候只是变得更加多变.例如英国刚遭遇到历史上最冷的冬天.而其后是最暖的春天和秋天.它只不过是自然气候的波动.

按照他的观点,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阳伞效应,这些人为的因素虽影响着地球的气温,但终不能左右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地球究竟是在变冷还是在变热呢?它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谜.但在科学家们的孜孜探索下,全人类必将能经受气候变迁的考验,迎接恶劣气候的挑战.

关于“什么是全球变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2-14900.html

(217)

文章推荐

  • 股票开户有费用吗002528英飞拓

    网上有关“股票开户有费用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股票开户有费用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需要费用。虽然很多投资者在开户时券商并没有向其收取费用,但实际上股票开户是有费用的。A股的开户费用是20元/户,沪深两市分别收取,合计40元。

    2025年01月07日
    41
  • 玩家实测“微乐必赢辅助器免费安装苹果版”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7日
    28
  • 玩家实测“烛龙牛牛怎么看有没有挂”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9日
    33
  • 玩家实测“终于找到大菠萝十三水辅助器”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31日
    19
  • 玩家实测“优乐扑克有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1日
    19
  • 5分钟教程“微乐万能开挂器通用版最新”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2日
    20
  • 5分钟教程“微信9人拼三张房间透视挂”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5日
    19
  • 5分钟教程“打牌透视软件哪里有卖”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6日
    26
  • 三分钟了解“青鸟大厅到底有没有挂”内幕开挂教程

    三分钟了解“青鸟大厅到底有没有挂”内幕开挂教程网上科普有关“三分钟了解“青鸟大厅到底有没有挂”内幕开挂教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分钟了解“青鸟大厅到底有没有挂”内幕开挂教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三分钟

    2025年02月28日
    144
  • 实操教程“推筒子软挂”其实确实有挂(其实真的能开挂)

    实操教程“推筒子软挂”其实确实有挂网上科普有关“实操教程“推筒子软挂”其实确实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操教程“推筒子软挂”其实确实有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实操教程“推筒子软挂”其实确实有挂这款游戏

    2025年03月20日
    1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2月01日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2月01日

    希望本篇文章《什么是全球变暖?》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2月01日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2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什么是全球变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全球变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白天为何会变得...

    联系我们

    邮件:东南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