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景观;我国南方地区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有“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的景观.
(2)从材料中看出,我国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却占全国的55%,人口密度最大;西北地区降水少,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北方地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平原面积最大.
(3)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其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沙漠中的绿洲及铁路、公路沿线.
(4)青藏地区地高天寒,主要农作物是青稞;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且雨热同期,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故答案为:(1)西北;南方;(2)南方;西北;北方;(3)绿洲;(4)青藏;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且雨热同期.
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八年级 地理黄土高原的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
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导入
一、 导入(以黄土高原的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
一、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师出示,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师出示答案)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
(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
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 师提问,生代表回答)
(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
(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
5、证据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过渡语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形成,现在我们来学习为什么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沟壑纵横的模样)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师布置学生看课本, 总结 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师提问,生回答,师出示)
1、原因
(1)自然原因:植被、土壤、降水、地形
(2)人为原因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是出示?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图?,让学生发现其不同,得出自己的结论,生代表发表自己的结论,师最后总结)
(师布置学生记忆?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生互相检查,师巡视抽查)
(过渡语句:水土流失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
2、后果
(过渡语句:最直观的后果就是使得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但是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所以呈现的景观也不同的)
(师出示,引导学生认识黄土高原不同的景观;让学生思考人口和村庄主要分布在哪种区域;生代表回答)
黄土塬(人类和村庄主要分布的区域)、黄土梁、黄土峁
(过渡语句:除了这最直观的后果,还有哪些呢?)
(1)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师生一块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过渡语句: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气候
(师布置生完成P83活动题,做完后小组内讨论;组内派代表回答,师总结,
口述答案)
(过渡语句:通过刚才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我们了解黄土高原会产生旱、
涝灾害,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
2、常见灾害: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塌陷
(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也了解了其脆弱的自然原因)
(过渡语句:人类活动又对黄土高原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3、人类活动?人为原因
(师出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师引导学生理解该图)
(过渡语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四、生态建设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 措施 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五、小结
(生代表总结本节知识,不足之处由另一名学生补充)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二)
课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 经验 。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
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仪
器、课件 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
教 学 流 程个案补充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生养我们的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引导学生读图8.1?黄土高原的位置?或挂图,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简单地介绍把黄土高原。
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2、讲述: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引导学生读图8.2?黄土高原景观?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仔细比较?塬、梁、峁?的景观特征。
提问: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哪一种黄土地貌景观?
学生回答:黄土塬。
3、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1)读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 说说 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
(2)下面是支持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的几方面证据,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小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等。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黄土高原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塬、梁、峁?等地貌类型多样,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阅读图8.6,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引导学生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
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4、提问: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读图8.5和第二自然段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达标检测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南连 、北抵 。跨越 、 、 、 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 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3.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作业布置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板书设计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塬、梁、峁
3.黄土高原的成因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关于“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2-1513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方地区面积百分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