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捏脊的部位是脊柱,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操作的时候让孩子趴伏在大人身上,或趴在床上,露出整个背部,按摩者立于孩子身后,沿小儿脊柱两边,自下而上,从尾椎骨开始,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轻轻捏住提起,沿脊柱上升,边捏边提,同时捻动手指向上推动,但不要松开皮肤,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位置。
2 捏脊的作用
捏脊疗法,顾名思义,就是捏脊梁骨,通过对小儿脊柱两旁经络的按摩,达到调理阴阳,梳理经络,畅通血脉的目的,从而对小儿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3 捏脊治疗的原理
捏脊时经过了小儿的督脉及脊柱左右的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能够调五脏六腑,补脾胃,所以捏脊能使孩子的脾胃健旺,饮食增加。
4 小儿推拿捏脊宜忌
适应证:疳积,消化不良,腹泻,佝偻病,厌食,小儿保健。
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极度虚弱的患儿,严重的心脏,肝,肾疾病。
宝妈们,你们真的懂捏脊么?
好多家长也许不知道小儿推拿,但都知道捏脊,并且因为简单易操作,很多父母都非常热衷给自己的孩子捏脊,但是家长们真的懂捏脊么?不走出捏脊的误区将给宝宝带来更多伤害!
捏脊分为上捏与下捏
所有的小儿推拿教材和养生书籍及各类形形色色的小儿推拿专家及养生家,凡论及小儿推拿保健,那捏脊肯定是高谈阔论的,只谈了捏脊的好处,比如 疏通经络、升阳开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等作用。而对于不适宜的捏脊所带来的副反应往往只有只言片语甚至根本就没谈及,这就给父母一个错觉认为每个孩子都适合做捏脊保健的。
首先讲下,一般的小儿推拿教材和养生书籍中所说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从下往上捏),但实际应用当中,也会有下捏脊,不过因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
上捏是补,下捏是清
要了解捏脊的适用症状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上操作的,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上几个主要穴位都是升阳的穴位。根据经络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 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补法。 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症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极少用于平时保健。
实际运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单用推背代替。比如实热症的小儿发烧,推拿完手上的穴位后加推背(从大椎穴推至长强)至皮肤发红发热,能有效加快退烧速度。 上捏脊能调动一身阳气,阳气升,可温肾健脾,令脾、肾得以运化,同时,捏脊经过后背膀胱经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对肾、脾、肺都有直接影响。因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补阳气,所以更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对于素体阳虚的孩子而言,阳气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会增强,胃口也会变好。
而对于湿热证或阴虚内热症就不适合经常上捏脊,否则会越捏内火越重,就很可能会出现便秘加重,口舌生疮,盗汗加剧,晚上睡觉烦躁甚至发烧的副反应。
书上不都说捏脊可以增强抵抗力吗?
妈妈非常不解的问,可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捏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呢?这种因不适当长时间捏脊引发的副反应,几乎是每个月都能听到看到。所以无论是多好的保健法,也是看个人体质的。
上捏脊大补阳气,会助热,热就会促使身体机能加速运化,因此要根据孩子体质不同适可而止,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无益。
有的家长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觉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给孩子捏上十几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还继续捏,长期坚持的话反而造成更严重伤害。
特别提醒,因为上捏脊会加重胃火,胃强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种非常能吃老感觉吃不饱又容易食积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经常上捏脊,这种孩子现在不少见到。
什么时间上捏脊最合适呢?
按一天时辰来看,最好是早上,早上旭日东升,也是人体一身阳气生发之时,此时上捏脊顺应了大自然规律,效果也会比较明显。而晚上是养阴的时间,原则上不可上捏脊,否则升阳伤阴,反招实热病患,有些家长反应晚上给孩子上捏脊后睡眠变差甚至烦噪不安,就是这个原因。按照一年时辰看,最好是春、夏,冬季应以藏阳为主,上捏脊会造成阳气外泻,而且因为冬天较冷,阳气外泻就易感染风寒,所以原则上冬季不宜捏脊,父母一定注意。
哪些孩子适合捏?
有父母问到,说我家孩子容易感冒,又有点便秘,但又不是很容易上火,或者有的说我家孩子分不清楚是哪种体质,既不容易上火也算不上虚寒,但很想给孩子做捏脊保健。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建议父母早晨给孩子上捏脊,而晚上给孩子自上而下推背,或者早晨做完上捏脊后给孩子揉下三阴交和搓下涌泉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捏脊造成的上火。但对于实热很明显的孩子,依然不建议经常给孩子上捏脊。
另外需要注意,我上面说的那些捏脊的副反应都是长期累积的后果,如果平时偶尔捏一两次,无论哪个方向,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有些无汗的高烧,我们既可以上捏也可以用下捏脊,目的是为了发汗退烧,这种情况下就宜采用重手法去刺激达到解表发汗退热的目的,方向反而不是关键。而平时保健的捏脊,就要看孩子年纪和体质采用相对轻柔的手法。
关于“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芷烟]投稿,不代表东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flianfa.com/cshi/202502-417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东南号的签约作者“芷烟”!
希望本篇文章《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东南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儿推拿捏脊正确手法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